Deprecated: mysql_connect(): The mysql extension is deprecated and will be removed in the future: use mysqli or PDO instead in /data/www/wwwroot/www.jksb.com.cn/topic/2017jkzg/index.php on line 2
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
文章 直播 议程
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      2017年12月29日·北京

【岳野】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与培训部副主任(16:18):我们在网络上也设计了一个儿童成长发育自测的问卷通过自测问卷,我们建议就诊的儿童占的比例是31.32%,在1258人当中有394人需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同时需要继续观察的,还没有完全达到儿童性早熟的占到了25.6%,剩下的43.08%是健康的儿童。从自测结果来看,男孩建议就诊率达到17.25%,女孩子达到了37.88%,女孩发病率远远高于男孩。(发育管理:关爱与干预)

【薛晨】银河健康医疗基金管理合伙人(16:05):投资健康医疗,不去关注宏观经济和政策法规,不跟产业平台联动的话,将会有很大风险。在医疗健康投资方面,十九大在这当中有四点直指基层的健康医疗服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取消以药养医,中西医并重,还有支持社会办医,这是直指基层健康医疗服务市场。(整合医学:整合与融合)

【孙永章】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15:45):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一家公司联合推出“家医+医”的中医调理进万家的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通过家庭医生,加上一个调理师,打通家庭保健与社区医院的最后一公里,从亚健康调理、健康筛查、健康管理,到连接家庭健康需要的大部分保健服务。这一工程将让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个人定制的健康服务,使健康筛查和健康调理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整合医学:整合与融合)

【董培建】中国中医结合骨伤分会副主委、浙江省中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15:15):骨关节炎是仅次于高血压第二大常见的慢性疾病。从中国的调查来看,大概100个人当中有15个人有骨关节炎的发生。随着我们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发病率也相应的升高,7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可以占到80%。如果是60岁以上的人群,就占到50%。40岁的人群也有10%-17%的发病率。(慢性防控:呼吸与行动)

【严世芸】国家级名老中医,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终身教授 (15:11):中药是讲究道地药材的,市场需要什么,得先种,种了以后进入市场。中药的源头把控不好,后面的药品质量监控就是瞎忙。道地药材一直是中医所关注的关键问题,有研究表明,不同地方栽培的药品,它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中药发展:传承与创新论坛)

【邓春华】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15:05):前列腺的炎症和增生,到老年之后,就像交通堵塞一样常见。而前列腺的增生,实际上从30多岁开始发生,到50多岁症状才明显,和代谢疾病,一系列的神经和生理密切相关。另外前列腺癌早期没症状,往往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因此叫做“悄悄走进的杀手”。现在的研究越来越多证明跟代谢、生活习惯这些慢病的危险因素是相关的。(慢性防控:呼吸与行动)

【刘先夺】天津市卫计委医改医管处处长(15:00):到目前为止,天津的胸痛中心建设,目前已经有25家胸痛中心的认证单位,并且我们实现了所有区全覆盖,中心城区大概5公里就有一个胸痛中心,我们的郊区,每个区都有一个胸痛中心,我们现在胸痛中心的力度在全国是第一位的。(慢病防控:呼吸与行动)

【主持人李晨玉】健康时报总编助理(14:50):感谢以上各位的精彩发言,本单元结束,谢谢大家。(男性健康:关注与干预论坛)

【王传航】中日医院男科主任 (14:42):西医往往更着重于指标,中医更着重于治本。对于很多种老年男性来讲,往往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问题,包括还有慢阻肺的问题。这些慢性病在服用中药或者中成药的时候,一药可以解决多种疾病,增强性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对很多慢性疾病起到非常好的调理的作用。(男性健康:关注与干预论坛)

【段钟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4:38): 久病成医,不靠谱;“某某说的”是个案;药物伤肝很常见;吃药效果凭感觉,用停增减可摸索?一味追求新和全,盲目联合增隐患。(心脏康复:干预与管理论坛)

【姜 辉】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主委、中国性学会常务副会长 (14:36):中国目前男性生殖健康的现状,大约40%的男性40岁后都会有性功能障碍,在国际上大约是52%。从网上的调查来看,大约40%的家庭性生活都不满意。我们国家男性到医院去看生殖健康的问题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明显要低。男性雄激素低了以后,死亡的风险要比雄激素正常的人高30%以上。(男性健康:关注与干预论坛)

【主持人李晨玉】健康时报总编助理(14:11):感谢以上各位的精彩发言,下一个主题单元是男性健康:关注与干预。

【陈开红】北京朝阳区卫计委副书记 (14:03):北京市朝阳区是全国医改建设、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级诊疗在朝阳区已经研究了长达10年的历程。我们做强龙头,以大医院为牵头;做强中间,所谓的中间实际上就包括了社会资本、朝阳区里其它二级和一级的医疗机构;还有做实网底,包括朝阳区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建设这样的医疗布局和规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够使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去,这中间所发生的健康管理问题、疾病控制问题和危急重症的抢救问题,以及后续的康复问题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心脏康复:干预与管理论坛)

【孙阳】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13:45):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医疗管理,创新了新的模式,通过移动采集信息,在国家管理平台上,我们打造了患者满意组的平台,绩效考核的平台,合理用药平台,短缺药品上报平台,合理用药评价平台等等,经过大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反馈。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为支撑的“六加一”体系,为大家提供更好、更优良的服务。(安全用药:认知与突破论坛)

【刘文娴】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CUU主任(13:44):康复流程有一期、二期和三期,我们要积极的把病人纳入到心脏康复过程当中。在急性期,就应该尽早开始康复的治疗。有一种说法,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果没有康复可能就是不完整的。心脏康复应该是一个团队的事情,包括三级医院,包括专门从事心脏康复的诊所和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医疗。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这样患者能够受益。(心脏康复:干预与管理论坛)

【主持人舒 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13:25):下面开始专题讨论:如何建立心脏康复三级医疗体系。

【孔晴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疗院长 (13:17):北京安贞医院作为一家以心脏心血管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医院,这几年发展很快。北京安贞医院实有床位1500张,2017年共完成心脏介入手术14000多例,完成心脏外科手术12000多例,搭桥的死亡率是0.6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手术数量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做的不好。

【张 兰】北京瑞华心脏康复中心院长(13:11):慢病是隐藏于生活中的健康杀手,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心血管发病人群已达2.9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位居榜首。循证医学显示:心脏康复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58%,心源性死亡率下降从7%至38%。

【主持人】(13:02):下面开始新征程:平行论坛。

【曾志强】华盖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11:44):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可以用八个字总结:“大有空间,任重道远”。未来的发展趋势,整合会进一步加速,向下游服务块做一些延伸;创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发展。

【吉朋松】上海安翰医疗董事长(11:30):从未来的发展,我们非常希望借助于国家卫计委的平台和消化道研究中心,把我们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就像银行和ATM机一样,让老百姓的消化道数据,在我的平台上非常容易得到,方便的收集,还有后台非常专业的专家诊断。随着我们国家2.6万名大夫的加入,相信安翰胶囊机器人服务大众,关怀老百姓消化道健康这个事业会越做越好。

【陈福泉】伊利集团副总裁(11:19):在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总体战略下,伊利构建了理念、行动、责任,三位一体的健康工作体系。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是伊利健康工作体系的核心,也是健康伊利的全新标识和人性化评价标杆。这一核心思想包含:一是健康的伊利与健康价值相伴,二是健康伊利和健康文化共生,三是健康伊利与健康需求同步,四是健康伊利与健康世界偕行。

【主持人赵安平】健康时报副总编(11:14):感谢谷成明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伊利集团副总裁陈福泉发言。

【谷成明】辉瑞大中华区副总裁 (11:09):我们知道医生看病,希望给病人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法。过去是根据医生自己的经验,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找到最佳的路径。把知识和经验放到一起,让每一个医生知道自己看了多少病人,这些病人的情况如何,推荐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还告诉你,哪一种药物的选择占比重有多大,这就是我们现在人工智能的决策。目前人工智能的决策在中国已经开出了四万张处方。

【主持人赵安平】健康时报副总编(11:02):感谢李西廷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辉瑞中国副总裁谷成明发言。

【李西廷】迈瑞医疗董事长(10:55):根据标准普尔的数据统计,2015年全球医疗器械百强排名,迈瑞医疗名列世界医疗器械第43名,是前50名中唯一中国企业,经过这20多年的发展,迈瑞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领域,不仅技术、性能、质量上可以与跨国大公司相媲美,同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也名列前茅。

【主持人赵安平】健康时报副总编(10:50):感谢三位院士的精彩演讲。下面开始“新业态:产业论坛”。首先有请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带来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展望。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10:40):中国的科技创新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的公众健康需求非常大,这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也是他们的最高需求。政府很重视健康中国的建设,全社会也非常关注。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10:35):我国医学创新能力不足,一个是临床药物95%最初专利来自国外;大型的医疗装备,包括核磁、CT、微创技术、机器人等等这些装备的技术,95%都是来自于国外;三是我们国家对疾病国际临床路径和标准规范指南的贡献不足5%。

【主持人万世成】人民健康总经理(10:20):感谢俞梦孙院士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发言。

【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10:00):人类健康工程这样一个学科是解决世界医疗危机,现在看起来没有别的路了,只有这条路,它不仅对数量巨大的已病者或亚健康者有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人类自身的能力,使人类更加健康,更加强大。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9:40):我们都在治病,究竟怎么治?有各种各样的治法,医学事实上是三个境界,叫真善美。 1、真。用科学的方法,什么药治什么病,看到什么指标就是什么病。科学在医学中间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得靠人文来补充。有时候求真了不务实,局部求真是真,但对于整体来说并不真实。 2、善。医生对于病人的呵护,病人对医生的尊重。 3、美。医生上班,把医术当成艺术,病人来看病,享受艺术。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9:32):三分之一不治也好;比如说感冒,最常见的病,普通感冒百分之百不用治也好,靠自愈力。 三分之一治也不好;人总是要死的,自然规律。两种死法,一种是老死的,油都烧干了。另外是病入膏肓,依然走的一条路,你没有回天之力,医学的健康一定是带病健康生存,活得长一点,活得好一点,而不是以自愈这种方法。 三分之一是靠医生治了才好;这是医生的本事。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9:30):我是否要纠正大家一个概念?叫做有病就要治,病是治好了,这句话只对一半,有一半不对,你夸张了医学的作用,夸大了医生的作用。人类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也不好,三分之一治了才好。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9:24):谈到健康或者健康中国,我以为健康应该是“四个全”:一是全民健康。 二是全程健康。不是只有一段时间健康才叫健康,应该是生命的全程。 三是全身健康。我们不是说一个器官健康了都健康,我们应该是全身各器官的健康。 四是全能健康。不是光活着,还要有质量。

【主持人孙海峰】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健康董事长(09:18):下面进行健康时报社与腾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主持人孙海峰】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健康董事长(09:15):下面进行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开幕仪式。

【宋福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裁(09:14):要改革保险机制,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精算、机构网络、专业服务等优势,实现“社保+商保”的无缝链接,形成“基本医保+雇主投保+个人投保”的保障“三支柱”,将群众的实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5%-95%,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宋福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09:12):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新格局;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挥更大的作为。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 (09:07):当前人民健康的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正在逐步落实,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的大健康观念正在形成。在观念根植这一方面,媒体是很好的健康宣传教育阵地。健康时报多年来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内容权威、科学、实用、可读,成为我国健康类媒体的旗舰品牌。

【杨振武】人民日报社社长(9:07):近年来,我们集中“人民系”优质丰富的媒体资源,全力做好健康中国有关宣传报道和宣介推广。在上届健康中国论坛上,我们的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成功上线,之后不断丰富功能、及时优化升级,成为中央媒体服务全民健康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我们又陆续上线“人民好医生”等多款新媒体产品,使得人民日报健康传播矩阵不断发展壮大,在医疗卫生和健康传播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杨振武】人民日报社社长(9:06):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在通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人民健康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对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主持人孙海峰】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健康董事长(9:00):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2017)年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