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2年07月05日> 总第1902期 > 10 > 新闻内容
白岩松: 关于医学的关键词
摘编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5日  查看次数:  
 白岩松:
关于医学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
增量与存量
从新中国成立到过去这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医疗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增量的挑战。1949年的时候,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不是因为大家活得太短,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新生儿死亡率太高,而今天我们的新生儿死亡率已经降到5/1000~6/1000这样低的水平了。因此,增量的挑战我们完成得非常好。
但从现在到未来的50年,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存量挑战,未来50年最大的存量挑战就是我要活得好,我要活得健康,我要活得长,我要健康地活得长。
在未来50年,中国始终将是全世界年龄最高、岁数最大人群的国家。
在变老的过程中,我们如何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小病快治从而不转成慢病,得了慢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健康生活,这就是未来50年压在你们肩膀上的职责。
关键词二:
敬畏与边界
周恩来总理在50年前确诊癌症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疗小组的组长是协和的校友吴阶平,后来有记者采访他,你如何看自己这一生的医生生涯,你一直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用了一句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来,我见到的很多大医,几乎都抱有同样的想法,在这八个字的背后是对医学的敬畏。
在医学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去思考一个边界的问题。当我们什么都能治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什么都要治?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人类作为一种动物,该有哪些不适是应该接受,并通过免疫力等自身反应去让机体变得更加健康。
边界还有一个重要的挑战来自于成本。
医学技术进步得这么快,也将意味着整个医疗的成本正在快速的扩张当中,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每一个家庭都在面临着求医问药过程中的成本边界问题,所以,敬畏和边界才是作为大医支撑基础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三:
爱与慈悲
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支撑一个人向前走有三种动力:对爱的渴望;对知识无尽的探求;对弱势群体和不平事永远抑制不住的同情心。我自己还加上了第四句:对于所有可改变事情抑制不住想要改变的冲动。
我曾经特别喜欢的一个台湾诗人有一句诗深深影响着我,“爱是唯一的向导,当你不知道向哪走,跟着爱走,爱像阳光。”
更大的爱是慈悲,我觉得这是一个医学工作者该有的,抑制不住的慈悲。一个医生可以开很多的药方,但千万别忘了,永远要开“希望”这个药方。每一个病人,尤其很重的病人来都是在绝望中来,能不能让他带着希望走是门功课,即便是你没有办法的时候,依然可以把希望当药方,你无法治疗和治愈一个病人的时候,你还可以通过治愈他而治愈一个家庭,而治愈人类,让人们看到希望。
关键词四:
治疗人也治疗这个世界
每一个患病的人都是生理加心理的共同在起作用,更何况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因此,你如何去治疗一个整体的人,我们需要把这种治疗理念放大。
很多人都听过扁鹊见到王的故事,王问他,你们家兄弟三个都行医,谁的医术最高?他说我大哥医术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王笑着说道:不会,所有的人都知道扁鹊的名声,却很少有人谈论大哥和二哥。  他说,大哥是在别人还没有得病的时候就发现危险,稍加干预,患者没有发病;二哥是在别人患轻病的时候开始干预,使得疾病迅速没转成重病;而我往往是当他病得比较重,有的时候运气好,有办法治好了他,因此我名声较高。
这是医学界中国智慧的一个重要体现。其实我们回头看疫情,武汉保卫战不就是大哥二哥三哥同时在努力吗?每一个人戴上了口罩选择隔离,这就是健康人在还没有染病的时候,大哥在发挥作用;方舱医院不就是二哥吗?在有轻症的时候施以干预没有去感染更多人转成重病;全国的医学工作者汇集到武汉,让很多得以重症的人被救治。但是中国的抗疫医生既是大哥又是二哥又是三哥,我们治疗人要从整体上去看。
关键词五:
现代医学与中国贡献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已经约定俗成的中医和西医的划分,这200多年现代医学快速发展,我们不该称其为西医,而该称其为现代医学。同理,中医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医学的中国解决方案。它不应该跟西医去做某种竞争,而是应该成为东方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在过去200多年,在现代医学的进步中,中国人留下的痕迹和纪念碑太少了。现代医药很多技术的突破都来自于混搭、跨界、永远的好奇、天真单纯地相信,然后很多创造出现了,我们未来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医学?我相信会有。
摘编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