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06日> 总第1815期 > 03 > 新闻内容
榆林过敏:从治沙到治蒿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6日  查看次数:  
 榆林过敏:从治沙到治蒿
健康时报记者  王振雅
7、8、9月是陕西榆林人最难挨的三个月。
这三个月正值蒿类植物花季,沙蒿花粉颗粒遍布榆林4.29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上空。因对沙蒿过敏,超30万榆林人在这三个月里,涕泪泗流、喷嚏不止,甚至发生哮喘。
“为了防风固沙,改进沙进人退的困境,榆林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沙蒿,经过60年的努力,毛乌素沙漠从陕西版图消失了。”三北过敏性鼻炎公益联盟创始人何彦兵一针见血地指出,沙蒿是治沙功臣,但也是致病源头,如今,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地区以及榆林地区新的“地方病”。
    7月下旬过敏暴发,流鼻涕、抹眼泪、哮喘……
7月7日小暑刚过,三北过敏鼻炎患者联盟的微信群里,就热闹起来。
“鼻子又开始流鼻涕了,纸巾一盒一盒地用,太痛苦了。”“眼睛开始痒了,点不完的眼药水”、“恐怖的鼻炎季来了,孩子已经戴上‘猪鼻子’了”……
三北过敏性鼻炎患者联盟是在榆林过敏性鼻炎患者自救联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以三北区域内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自救组织。
在这里,鼻炎患者讨论病情、分享空气花粉浓度信息。“今日,榆林市中部区域花粉浓度125(粒/1000平方米)偏高、西部区域花粉浓度242(粒/1000平方米),提示大家减少外出,戴好口罩。”
“我说今天怎么鼻子这么难受。”榆林市民吴耐(化名)是一名过敏性鼻炎患者,7月以来他每日都要看一下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空气花粉浓度预报,带上滴眼液、喷鼻剂、止喘药、口罩,床头备着哮喘药。
2004年,吴耐来榆林工作没多久,就开始流鼻涕、鼻塞。吴耐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开始一两年,以为是感冒,没当回事,后来每年到了7月就开始难受,看了很多专家,查了过敏原,才知道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反应很像普通感冒,打喷嚏、流眼泪,每年门诊都有很多来自榆林的患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关凯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变态反应性疾病俗称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病种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等,随着时间发展,许多患者由过敏性鼻炎进展为哮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在2006年曾发表《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变应性鼻炎发展至变应性哮喘进程的临床研究》,研究发现近半数夏秋季花粉变应性鼻炎有可能在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变应性哮喘。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等进行的《哮喘108例过敏原检测及临床分析》研究发现,55.6%的患者在鼻炎发作后2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变应性哮喘。
吴耐的过敏性鼻炎就发展成了过敏性哮喘。“哮喘一发作,一口气上不来,人可能就过去了。”吴耐还记得2012年一个夏天的晚上,突然犯了哮喘,“从家到电梯几步路,胸口憋得喘不过来气,无法呼吸。”
差点丢了性命的吴耐,从那之后,每年快到7月份,就随身备好治疗哮喘的药,他说,“现在每年到这个季节就会哮喘,每次来的都很突然,来势汹汹。不备药不行,会要命的,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我可不敢有事。”
在榆林,每年像吴耐一样被过敏性鼻炎折磨的人,超过30万。三北过敏性鼻炎公益联盟创始人何彦兵告诉健康时报记者,“2014年的时候,榆林市疾控中心做过一次榆林市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过敏性鼻炎患者占榆林市总人口的11%,而现在随着致敏环境的固化,过敏性鼻炎不断蔓延且低龄化趋势明显,榆林320万总人口,过敏性鼻炎患者大概有40万~50万。”
“过敏性鼻炎与遗传易感基因相关,从基因层面讲,目前尚无法根治,但能通过药物治疗或者物理防护等手段,使症状减缓,避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关凯介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办法就是回避过敏原。
榆林人致病过敏原是什么?相关方面专家以及公益组织做了大量调查,他们把目标锁定到了当地的治沙植物沙蒿。
    治沙功臣沙蒿,成了数十万人过敏原
从榆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榆阳区出发,到榆林市西南部的靖边县,沿途130公里皆为绿洲。
而60年前,这里荒漠化十分严重。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位于榆林靖边县的北边。历史上,沙进人退,榆林被毛乌素沙漠逼迫“三迁”。
在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流沙越过长城向南侵入50多公里,榆林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每到春秋两季,黄沙漫天,榆林城区大风后街道到处都是黄沙,沙压农田、道路、房屋的事件年年发生。
60年来,榆林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运动。在治沙初期,人们就地取材,利用沙区最常见的沙蒿等灌木搭设网格障蔽,对流动沙丘进行固定。从搭设网格障蔽固沙到飞播草种造林,860万亩流沙已经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
经过60多年的努力,榆林已有4万平方公里的人造沙漠绿洲,让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让毛乌素沙漠在陕西版图上抹去。沙漠变绿洲是榆林60余年间治沙的巨大成就。
“当时的条件有限,蒿类植物包括沙蒿本身就是生存在北方的植物,生命力极其顽强。在榆林市区街边,农村路边都有,它的种子落到土壤上就能占领土地,甚至挤占其它植物的生存。当年治沙,选了很多种属植物,但只有它能活。”关凯介绍。
许多患者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小的时候,村里也有沙蒿,也没有患鼻炎,但现在患鼻炎的很多,许多小孩也得鼻炎了。”
过敏性鼻炎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是人类城市环境不像天然环境复杂的缘故。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近30年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至少增长了3倍,目前已高达22%。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