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30日> 总第1813期 > 07 > 新闻内容
长寿做到 “六微”
王萌编译自《生物医学·老年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30日  查看次数:  
 长寿做到
“六微”
肥胖、挨饿、吃苦、寒凉、冒汗……
看似跟长寿挨不着边,殊不知,
长寿拼的是平衡,身体的平衡、心态的平衡,
“微微”胖一点、饿一点、苦一点,
反而能给健康带来裨益!
想长寿,做到“六微”!
微胖  防止肌少症
适量脂肪可储存能量,保护脏器。身体过瘦易致免疫力下降、疾病易感性增加等风险。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康琳:能走、能跑、能动,都是肌肉在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如果老人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摔倒,或总是觉得没有力气,很有可能是肌肉的问题,出现了肌少症。《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正常老年人群每天每公斤体重要补充1克蛋白质,衰弱及肌少症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要达到1.5~2.0克的蛋白质补充量,依据全天蛋白质摄入量计算蛋白质即可。一般老年人每天在饮食基础上,额外补充30~40克乳清蛋白是可接受的。胃肠功能退化的老年人更应该推荐其补充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乳清蛋白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微凉
慎重“热养生”
有些老人重视“热养生”,错误理解了“冬病夏治”。甚至有老人因长年受肠胃病困扰,选择了“裹棉衣”养生,结果中暑险些丧命。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学敏:老年人感受能力差,尤其是既往有中风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症、精神障碍者对高温侵袭的表现不敏感,老年人尚未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可能已经中暑虚脱了;其次,老年人汗腺散热能力减退,体内热量不易散发,或正在服用利尿剂的老年人体内水分流失更多;一些老年人在闷热的环境中因种种原因不爱开空调,易中暑。在膳食调养中,应以多维、清淡为主,可多食苦瓜、西红柿、黄瓜、莴苣、莲子等富含维生素清凉食品。多喝水,要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衣着要宽松、吸水,如棉质衣服。室内通风,如自然风达不到降温降湿效果,必要时应当使用空调等辅助设施,保证室温在26℃~28℃,老年人应当破除对空调的恐惧。尽量在最热的中、下午避免外出;老年人外出最好要有家人陪伴,备好防晒装置和一些急救防暑药。
 
微饿
吃饭别太饱
很多老人早已养成节俭的习惯,即使吃饱了,也总会把盘中剩下的几口菜吃完。“光盘”节俭理念虽好,但对老人可能得不偿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井路路:吃得过饱,可能给老人身体造成负担,有损健康,比如消化造成负担。饮食过饱会令消化系统负荷过重,导致胃痛胃胀,易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疾病。还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老人代谢能力较差,普遍活动量低,多余能量不易消耗,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沉积,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老年肥胖。肥胖老人患上“三高”、骨质疏松以及癌症风险会大大增加。对于患有慢病老人而言,过饱对于疾病康复不利。比如有冠心病史的老人,吃太饱易诱发心绞痛;高血压老人过饱,往往导致血压短时间升高;糖尿病老年患者,饱食还会出现血糖过高。
    三步预防过饱:做饭前,估算食材量,宁可少做,不要多做,万一正餐量不足,饭后可加点餐,如水果、坚果、肉干等;第二,做饭时少油少盐少糖,餐具适当选小的;第三,饭菜做多,可盖上保鲜膜放在冰箱保鲜室,6小时内吃掉没问题。食物变质时,千万不要因为节省而逼自己吃下。
 
微汗
运动要适度
有些老人认为锻炼身体必须有“效果”,“效果”主要看排汗量,汗越多,效果越好。其实,对老年人来说,运动要适度,尽量以微汗为宜。
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陆为民:运动要循序渐进,比如老人从散步到慢走,从慢走到快走或正常跑。不主张老年人运动到大汗淋漓,有基础疾病的人尤需注意。外出运动时,尽量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不剧烈的运动方式。控制心率,控制活动量,以微微出汗、稍感疲惫、浑身舒畅为宜。何时运动非常重要,最好在早上 6:00~9:00,或下午 4:00~7:00 之间,气温在 27℃~30℃之间,运动半小时~1小时较好。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简易指标,一般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 60%~80%。老人运动心率建议在120~140次/分钟。体虚的胖者可用黄芪泡水,瘦人可用西洋参泡水,也可按揉保健穴,比如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健脾,三阴交(小腿内侧, 足踝尖上 3 寸)滋阴,涌泉穴(足底非足指部位上 1/3 处正中)引火归元。
 
微苦
别总享清福
退休了总算能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了。但享受晚年不是坐在家里等着保姆和子女伺候,当个甩手掌柜,相反,稍微吃点“苦”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更有利。
《生物医学·老年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家务劳动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老人对此受益更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附属柏世德医院的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71岁的老人就身体活动、记忆力、注意力、思维速度和执行能力等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花费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与老人脑容量(尤其是灰质物质)呈正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运动后脑容量的增加得益于体适能的改善和血流量的增加。体适能包括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性和敏捷性等。另外,身体活动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有规律的家务劳动还可减少久坐。每天超过8.5小时的久坐与不良健康后果相关,这些后果包括增加静脉聚集和凝血因子,进而破坏血流并可能导致血糖和血浆甘油三酯升高,且久坐与脑萎缩也有关。而多做家务可避免或降低这些风险。
王萌编译自《生物医学·老年医学》杂志
 
微愚
少点玻璃心
季羡林老先生说:养生养的就是一个心态。心态好,身体自然就好。养生必先养心,生活中糊涂点、潇洒点,拿得起放得下,难得糊涂,才是大智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孙新宇: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的主题也会随之而产生偏移。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禁锢在家庭小环境中,于是,日常的思维、行动都仅仅是围绕着家庭展开。这种孤单状态造成老年人对外界事务的感受性降低,家庭之外的生活对他们是陌生的,所以他们常会出现无法对外界做出有效判断的情况。
一旦这种与外界之间连接的能力降低,老年人就需提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过度的自我保护常常是猜疑心理的开始,身体也易出问题。建议老人多参加社区活动,通过共同爱好结交新伙伴,打开话匣子,向子女、朋友说出心里话,谈谈心,发泄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