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10日> 总第1744期 > 07 > 新闻内容
读懂老人的情感需求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张 昕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0日  查看次数:  
  不久前,“60岁阿姨痴恋某男明星”引发关注。这位阿姨坚信某平台中剪辑的男明星视频是在“示爱”,茶饭不思,和老伴分居,离家出走。同时,通过转账打赏等方式被骗了不少钱财。
我感觉这位阿姨的举动并不仅是“老年妇女狂热追星”这么简单,而是有点像“钟情妄想症”。钟情妄想症多发于青年和中年,在老年人中相对少见。很多人可能认为老年人不需要爱情,甚至不需要感情,所以老年人不存在什么“情感压力”,其实,老人的这些需求被忽视了。
为什么?
老人情感需求始终被忽视
绝大多数老年人受骗的案件中,骗子抓住的都是一个“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他们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往往是空白的、空虚的。
老年人的情感或情绪需求中,有两类需求特别强烈:
一是亲密关系需求。包括夫妻之间的爱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等等。但是很多基层妇女,在家人眼中一辈子的作用就是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工具人”。至于她们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她有没有情感需求,她的过去,她的未来……这些在丈夫甚至子女眼中看来,都不重要。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在别的方面寻找情感的宣泄出口,而骗子抓住的就是这个突破口。
二是追求“积极效应”的心理需求。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及时行乐、满足当下的积极情绪,是他们做决定的首要考虑因素。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已经是一个很短的区间,那还忍受什么呢?对于年轻人来说,放弃眼前利益往往是为了长远利益。但对老年人来说,我都忍了一辈子了,此时此刻何必瞻前顾后?今天偏偏就要做自己。
怎么办?
进入老人的核心“信任圈”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模型,叫做社会护航模型(social convoy model)。在这套理论里,一旦某个人(比如骗子)满足了老年人需要被尊重、被爱、被需要的需求,率先进入了“核心护航轨道”,那么后来者(家人也好,警察也好)就会很难再攻进这个信任圈。这时即使骗子对老人进行了多么荒谬的诈骗,家人和警察也再难说服受骗者了。
我的爷爷奶奶已经90多岁了,对于各种信息无法分辨真假好坏,但他们始终就秉承着一个基本原则:信儿子的。任何人向他们游说推销什么产品,他们都会先问过我父亲的意见再做决定——因为我父亲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亲密感,他们也足够信任我的父亲。
归根结底,家人、亲人进入老年人的“核心护航轨道”,才是最有效的防骗手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