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医生可以治好一个心脏病人,但一个健康教育医生可以使成百上千的人不得心脏病。”早在40多年前,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吴英恺院士就已指出,每个医务人员至少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时间做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有效防治日益增多的慢性病。而健康管理医学专业人才是做好大众健康科普的主力。9月16日举办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开设了健康管理主题单元,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曾强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华就健康管理,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曾强:医务工作者有天然的优势,易为大众接受
9月1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对于“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做出进一步部署,其中提到“继续推进健康科普‘两库’工作”以及“研究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绩效考核机制”,强调将持续鼓励和支持医生做科普。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曾强解读道,医务工作者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和信誉优势,更容易为群众所接纳和接受,最有可能也应成为健康管理医学科普传播的舆论领袖。健康科普恰好是连接健康管理医学专业知识和大众的桥梁。
“此前,医生做科普是情怀,如果成为考核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到医学科普中来,会越做越好的。”曾强表示,做健康管理要遵循“三位一体”的医学科普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普及性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并重原则,建立一个全人群、高质高效的健康管理医学科普传播体系。
对此,曾强教授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汇聚健康管理相关专业高级专家人才,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其次,加强医学人才健康管理医学科普传播能力的培养。第三,更新健康管理科普传播内容,做到“四个化”:高科技平民化、新观念本土化、象牙塔草根化、大专家“说人话”;“四个一”:一听就懂、一懂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四个入”:入耳,能听懂;入心,心灵受到触动;入血,要变成自己的行动;入髓,进入基因,成为代代相传的家教、家风、家训;“四个真”:传播者用真心、动真情、讲真话、传真经。
(郝倩玉)
迟春花:医疗科普鱼龙混杂,急需科学的、落实性强的内容
“健康管理科普,是助力患者和其家庭在患病、治病的全病程中少受损失,多获益。”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说,但是,现在社会上医疗科普信息鱼龙混杂,医学界与媒体界携起手来向老百姓传递科学的、有价值的、落实性强的科普信息很重要。
“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迟春花主任认为,一直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下,老百姓得了病,常往大医院跑,但很多时候当疾病发展到要去大医院治疗时已为时已晚了,这时人的健康状态及生命质量会下降,虽然花了大量的金钱去治病,但对于人体健康本身的获益其实并不明显。
因此,健康管理就是要让人们从理念上的改变,到行动上的改变,再到效果的呈现。迟春花主任说道,目前在推进以预防为主的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过程中,会更加深入的去普及健康管理科普知识,要将健康管理从理念、口号上逐渐落实到行动上,从根本上转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除此之外,也要符合科学化、个性化,从三级预防全程进行疾病管控。通常,一级预防是尚未患病时开始预防;二级预防是出现了健康危险因素后预防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情况;三级预防是预防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及死亡。
而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医务人员应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主力军。目前在健康管理中的细分疾病学科领域还在发展中,未来还要形成一个成体系的健康管理模式,方便大众咨询、学习,维护健康。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管理研究与传播中心及专委会的成立,有助于将医学专家的专业知识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权威平台有机的融合起来,运用融媒体手段,借助官方媒体的影响力,让医学专家“拉下口罩、敞开心扉、拿起话筒”,积极主动面向公众解释医学的可为与不可为,展示医疗救治的艰辛与繁重,用科学、专业、理性的语言力量与事实增信释疑,更好的向老百姓传递健康知识,改善卫生健康行为。 (郝倩玉)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健康管理研究与传播中心成立
9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线仪式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在线上举行。在盛典上,人民日报客户端“健康管理研究与传播中心及专家委员会”成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管理研究与传播中心,将以慢病防控的健康管理为主,联合权威医学专家和优质健康管理机构,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活动,鼓励和引导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高大众主动管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健康认知和健康素养。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将担任健康管理研究与传播中心支持专家,不定期以在线直播、现场讲座、媒体专访等形式为大众提供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切实帮助大众提升求医问药、健康养生中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技能。
(韩林涛)
健康管理
不是“健康体检”
“健康管理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曾强教授提出了健康管理“三部曲”理念。目前来说,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主要业务,但实际上健康管理要包括信息的采集、评估和干预这三个过程。
大众常将“健康管理”和“健康体检”这两个概念搞混,以为是一回事。曾强教授提醒,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只查不管等于零,体检之后如果不进行检后管理对健康促进是没有效果的。
曾强教授表示,健康管理是连接医院和社区的桥梁。健康体检是发现各类健康风险因素的有效方式,也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依据。
建议在综合医院中,设立健康管理、全科医学和慢性病综合门诊协作机制,将全科医学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应用于健康管理中,将在体检中发现疾病的患者转至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这就需要健康管理医师、护士与全科医师、护士共同参与管理。
(郝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