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0年08月07日> 总第1719期 > 12 > 新闻内容
骨肉瘤可不用再截肢
健康时报记者 张彦婷 实习记者 李曌懿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7日  查看次数:  
  “骨肉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三,五年生存率在50%~80%左右。就算和骨肉瘤狭路相逢了也不要怕,通过内外科联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达到保留肢体及保存生命的结果。”7月18日,北京市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主任牛晓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周宇红做客《人民名医》直播。
牛晓辉:新治疗提高保肢率
过去医学条件有限,骨肉瘤治疗主要采取截肢保“命”的方法,5年生存率仅约20%。截肢后患者四肢功能不全,生理创伤逐渐影响心理状态,甚至演变成严重心理疾病。
“在国内开展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骨肉瘤全新治疗模式,即‘骨肉瘤的新辅助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保肢率,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存率,至今仍是骨肉瘤的标准治疗”,牛晓辉表示,北京市积水潭医院骨科肿瘤中心10年来的保肢率目前已达88%,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保肢率齐头并进。
周宇红:保肢需内外科共同参与
“在骨肿瘤领域,内科医生需要和外科医生一起制订合理的术前治疗方案:目的是通过内科手段让肿瘤边界变得清晰,给外科医生提供‘一刀切’的机会;全身系统治疗,提高病人的长期存活率,即治愈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周宇红在直播间提到。
目前,内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整个骨及软组织肿瘤的治疗领域。其中,化疗是最经典的一个治疗。对于骨肉瘤这种病理十分复杂的癌种,有时还需要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诊疗的团队“协同”制订诊疗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