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21日> 总第1714期 > 05 > 新闻内容
家有抑郁孩子如何沟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 刘垂洪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查看次数:  
  很多时候,家长倾向于认为青春期是短暂的“叛逆期”,只要度过就没事了。但是,当这些情绪波动超过了正常范围,就要警惕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可能性了。
青春期特有的抑郁表现有,在青春期前期:自责、低自尊、社交退缩、觉得没有人喜欢自己或对家庭有疏离感、可能会失眠或嗜睡、饮食异常。
在青春期后期:容易暴躁、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兴趣、学业表现糟糕、容易疲劳、食欲差、有睡眠问题困扰、对未来感到毫无希望、容易怪责自己。
如果父母观察到孩子有这些抑郁表现,可以尝试以一种关爱的态度,不带批判性地和孩子讲讲你的担忧。即使你并不确定这些情况是不是抑郁症的症状,但你观察到的情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让你的孩子知道你观察到的一些改变,以及你为什么担心,从而开启一场对话。
承认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说服你的孩子摆脱抑郁,尽管这些思绪在你看来非常愚蠢和不理智。不要否认孩子的感受,说“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想开一点就好了”,这会让孩子认为你没把他(她)的感受当一回事。尝试去理解和承认他(她)确实是被这些情绪困扰的,便是支持与共情。
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认为孩子有异常,但孩子说一切正常,且你对这些异常也没有合理的解释,你应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他(她)实在不愿意跟你敞开心扉,可以寻找值得信任的第三方跟他(她)交谈,例如学校心理老师,他(她)的兄弟姐妹以及好朋友等等。
寻求帮助。当你感觉怎么做都不奏效,可能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学校的心理老师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