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16日> 总第1705期 > 12 > 新闻内容
乳腺癌是生存期最久的癌症之一
张 萌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6日  查看次数:  
  日前,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2020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召开。数百位肿瘤诊疗和跨领域专家线上交流,就推进“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在肿瘤领域进一步落地建言献策。
  大会针对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召开了“乳腺癌两全管理首席专家论坛”,以乳腺癌为试点,进行了肿瘤防控模式探讨。
  乳腺癌成肿瘤中的慢病代表
  乳腺癌作为目前国内治愈率最高,生存期最久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肿瘤慢病的“代表”病种。
  《柳叶刀》一项研究显示,2010~2014年,中国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为83.2%。伴随生存率的提高,更多乳腺癌患者进入慢病期。
  在众多癌种中,为何将乳腺癌作为肿瘤慢病的“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乳腺癌发病率高,其次是乳腺癌防控、诊治水平较高。
  马飞教授解释,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乳腺癌都是女性发病率第一的肿瘤,相比较之下,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已趋于平稳,甚至下降,但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依然在快速增长,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目前乳腺癌诊治、防控水平在整个瘤种中算比较高的。
  因此,在患者基数大、需求量大的情况下有比较高的治疗水平,使得乳腺癌成了首个向慢病方向探索的瘤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表示,作为肿瘤慢病“代表”的乳腺癌在治疗上主要遵循两方面的原则:确诊之前要做到早筛、早诊、早治,确诊之后则提倡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一期的乳腺癌病人,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5%。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刘芝华教授也强调,“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目前我国癌症患者早期发现的少,很多人有症状到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治疗效果不好。”
  “筛查与早期诊断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早期乳腺癌,诊断治疗规范化,疾病管理精细化,乳腺癌的治疗将更加科学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马飞教授强调,乳腺癌患者不但要活得长,而且要活得好。
  提倡多学科、全生命周期管理
  尽管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取得长足发展,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但因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或乳腺癌患者本身由于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变化导致的伴随疾病逐渐凸显,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转化为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
  因此,针对乳腺癌伴随疾病的跨学科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乳腺癌常见的伴随疾病有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骨代谢异常、妇科疾病以及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等。
  过去放射治疗引起心脏的损伤降低患者的获益,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地位提升,这类药很多对心血管的影响日趋凸显。据统计,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超过10年后,心血管病引起的死亡率超过了乳腺癌本身。
  确诊后,在慢病的长期管理阶段,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由于乳腺癌会引起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系列问题,因此,除了乳腺癌本身所需的肿瘤科医生外,同时也需要内科、放射科、骨科等多学科医生参与,给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这样的管理,可减少伴随性疾病的发生,还可减少由伴随疾病引起的死亡,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更高,生存期更长。
  针对我国目前乳腺癌诊疗的情况,徐兵河教授认为:“近年来,肿瘤规范化诊疗是社会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就乳腺癌单病种而言,构建以患者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成为提升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建议落实规范化诊疗,提升治疗均质化程度,弥合城乡、区域差异,加速转化医学与新药临床研究,提升创新药如CDK4/6抑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可及性,以推进精准化筛查、个体化治疗,促进医疗公平性,将乳腺癌真正转变为对更多患者来说‘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作为企业界代表,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吴琨也表示,企业也将继续支持“全方位、全周期”肿瘤健康管理,推动“以患者为本”的治疗理念和领先的治疗策略及方案,以惠及更多患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