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喝可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方 序 浙江大学 吴雅兰
抓、握、移这些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对于运动功能丧失的残障人士而言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月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张建民教授团队利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使72岁的高位截瘫患者张先生实现用“意念”喝可乐,完成肢体运动功能重建。
所谓脑机接口,就是在大脑和假肢等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一条传输大脑指令的通道,在患者大脑皮层功能尚健全的情况下,脑部的信号通过计算机解读,直接控制外部设备。2019年8月,张建民教授团队在精准定位下顺利完成了国内首例开颅,将Utah阵列电极植入到张先生控制右侧上肢运动的运动神经皮层。通过4个多月的训练,患者可完成进食、饮水和握手等一系列上肢重要功能运动,成为全球成功利用该技术实现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最高龄患者。
未来,脑卒中后偏瘫、颈髓损伤后的高位截瘫等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有望应用脑机接口技术,并借助外部设备,重建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