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无性更可怕的是“无话”
一个来访者曾说,“没有性生活,我们就是家里的两尊佛。”
由于画面感极强,以至于说出来时我们俩都笑了。
我问,“佛的象征是无欲无求吗?”她说,“佛的厉害之处是怡然自得。”不出所料,他们的婚姻问题,并不是性的问题。
目前关于“无性婚姻”的定义:正常夫妻一年内性生活少于10次,也就是差不多少于一月一次,就算无性婚姻。
婚姻无性的原因大约也就分两种情况:一是能而不想,另一是想而不能。前者更多导致“受害”一方向内自我攻击,后者更多导致“受害”一方向外攻击对方。那为什么生出这许多攻击来?
我想除了不爽和未满足导致的激素失衡之外,更多的还是失落感,而且集中在对“性绝对重要”的错误认知上。
无性婚姻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没有“性”,而是没有交流。真正让夫妻之间焦躁不安的,是缺乏所有泛指的性活动,包括拥抱、亲吻、抚触,又或仅仅就是凝视。
近来大热的节目《演员请就位》,让年近七十的陈凯歌又一次赚足了眼球,关于他的几段爱情和婚姻,也成了热搜话题。 其中,让我最动容的,是陈凯歌关于妻子陈红的一段话:“因为心脏的缘故,通常我只能向右倾着睡,陈红是在我后头,有时候她以为我睡着了,所以她会拿手摩挲我的后脑勺,就这个瞬间,其实我没睡着,但是我也没有告诉她,你干嘛,我就觉得在这个瞬间,她把我还是当成了二十年前的陈凯歌,然后我也觉得,她是我二十年前认识的陈红…… 我觉得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二十年,我现在跟陈红,我们俩坐桌上,我们俩还能四目相对。”
我能想象那一刻他们体会到的安心和快乐。 这是我所理解的正常夫妻之一。然而,现代婚姻中,“无性”却要为很多家庭问题“背锅”,比如疾病、贫穷、婆媳矛盾、孩子养育及工作甚至家务。无性婚姻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该做心理咨询,取决于我们在婚姻中的真实感受:无性让我觉得自己魅力不足吗?
如果无性带来的是严重的自我怀疑、情绪不稳、自信下降,那可能你需要见见心理咨询师,但你们绝不是要解决如何才能拥有性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到你的,大致就是如何进行一些流畅的沟通。
一叶舟/文,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