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交朋友的孩子更快乐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于雪竹
孩子步入幼儿园,开始了群体生活,没有了家庭中的“特权”,
随之而来的是:经常被抢玩具,因受欺负而委屈不已;处处逞强,害得家长经常接到各种投诉;
因胆小甚至根本不敢和小朋友们交往……
面对孩子在幼儿园里遇到的各种社交难题,怎样才能帮他们从容度过危机,快乐地生活呢?
被欺负:
学会放手别过度保护
为了哄孩子入园不哭,
晨晨妈每天会让晨晨
选一样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
可一连几天玩具总是
被别的小朋友抢走或弄坏。
支招:遇到具体的“玩具被抢”的问题,家长不要马上扮演孩子的“救世主”,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受伤害。当孩子最初胆小不敢做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醒一下孩子“你……(这样)做试试看”,后期再逐步地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
平时家长要学会放手,在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不敢说、不敢动、不敢做,最终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遇到欺负和委屈也不知道反抗。让孩子勇于体验失败和挫折,引导孩子积极探索与发现,鼓励孩子敢于动手尝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被告状:
不鼓励霸王行为
强强刚上幼儿园没多长时间,
就成了“被告状专业户”:
每天不是别的家长告他的状,
就是老师告状,
妈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支招:首先父母不要认为,孩子称霸是“英雄”行为,迁就或鼓励孩子继续做是不适当的。要知道,孩子欺负他人,虽然表面上是自己的孩子“占了便宜”,但是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就很可能会因为占了便宜而吃大亏。
目前的家庭状况几乎都是6+1型,所有大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食物和玩具都是独享,这种错误的养育方式造成孩子不会分享,只会独占和争抢。家长需要调整家庭教育方法,逐步让孩子学会分享,同时要教孩子一些适当的社交方法,鼓励孩子进行尝试。例如:很喜欢别人的玩具,可以与小朋友友好地协商,也可以拿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交换着玩等。
被孤立:
帮孩子搭建社交桥梁
入园后,老师经常说
玲玲胆小,不敢说话。
而且从来不跟小朋友玩,
小朋友玩耍时他一个人
躲到远远的地方看着。
支招:孩子不合群主要的原因往往在于没有获得足够的社交环境。如果孩子属于比较被动的小朋友,就需要家长搭建起一个桥梁。比如在小区里组织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来共同参加。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和同龄孩子接触。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问问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通过对孩子的正面引导,展现幼儿园的好处,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并鼓励孩子积极和小伙伴们交朋友。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社交语言,比如,想要加入游戏时,可以这么说:“我可以……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