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27日> 总第1637期 > 24 > 新闻内容
老人拿药仍有诸多不便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实习记者 王艾冰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7日  查看次数:  
  老人拿药仍有诸多不便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实习记者 王艾冰
  “拿一次药需要多久?”“有时要在医院呆上一天的时间。”
  这是健康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医院的门诊部,与多位拿药的老年人的对话。健康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老年人而言,拿药依然存在诸多的不便。
  在北京某三甲医院的门诊部,70多岁的王阿姨和老伴周六一大早就赶到这里看病和拿药。
  王阿姨的老伴患有甲亢,有一种效果不错的药,医生告诉他们在这家医院可买到。家住昌平的老两口早上3点起床,赶5点最早的公交,换乘地铁来该院拿药。像这样奔波,老两口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除了拿甲亢药,王阿姨的老伴还要拿胃药,等全都拿到药,就要到下午了。他们希望每次来能多拿点药回去或是能少等一点时间。
  “老年人慢性病较多,希望能给老人开点绿灯。”王阿姨的老伴说。
  80多岁的路阿姨是一位哮喘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走路困难,出门要靠轮椅。路阿姨的老伴一大早就推她赶到医院排队拿药,因为她吃的药社区医院没有,只能定时来医院拿药。
  为拿药方便,路阿姨80多岁的老伴学会用手机挂号,提前在家把要看的科室都挂上号再来。
  路阿姨对健康时报记者说,手机挂号相对容易多了,但等号、等药依然要花费不少时间,如果一次要拿三种以上病的药,通常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能结束。而且手机也有挂不上号的时候,老两口就要坐最早的车来医院排队挂号,在医院一呆就得大半天。
  “希望能为老年人多提供一些便利,让老年人在挂号、拿药的时候更加方便和快捷。”路阿姨对健康时报记者说。
  83岁的施老先生也向健康时报记者反映了自己拿药不便的情况,他的老伴今年78岁,患有帕金森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生活难以自理,日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平时都是施老先生自己独自照顾老伴。
  老两口一般都去社区医院开药,但最近一次去拿药时,被告知阿姨一直服用的降压药“络活喜”没有了,需要去其他医院开药。这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难事,但对80多岁的施老先生来说,独自带着行动不便的老伴坐车去医院,却是一个难题。眼看着老伴的药就要吃完了,施老先生有点着急。
  因为不清楚药什么时候能到货,社区医院的医生建议施老先生过一段时间再来一趟或让老伴换一种国产的降压药服用。但施老先生说老伴一直都服用“络活喜”降压,不想换药,且由于老伴患有帕金森症,也很难说服她换药。自己已83岁了,带老伴来回跑社区医院确实有些不方便。
  “希望医院能有一些提醒老年人药品到货的通知,这样我们也能等到货再去拿药,避免来回奔波。”施老先生说。
  9月12日下午健康时报记者以患者家属身份致电施老先生拿药的社区医院,帮施老先生询问了药品的情况,医院药房工作人员表示:“络活喜现在依然没有货,如果来社区跑一趟不方便,老人也可以打电话询问。”
  针对老人们普遍反映的拿药不便的情况,健康时报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北京市也出台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从今年8月起北京22家市属医院全面开设药学门诊,患者可通过京医通平台预约挂号、医院APP挂号平台或现场自助机挂号,在22家医院的药学门诊就诊。老年人就是药学门诊服务的对象之一。在药学门诊可接受不同医师处方的患者、服用5种及以上慢性病治疗药物的患者等。这一举措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拿药难的问题。
  目前“药学门诊”在北京特定的22家市属医院的特定时间点开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