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27日> 总第1637期 > 07 > 新闻内容
孩子注意力差影响终身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7日  查看次数:  
  孩子注意力差影响终身
  健康时报记者 毛圆圆
  9月22日,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玉凤教授主编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京举办新书发布会。
  “辅导孩子做作业能把家长气死,智力正常,但为啥他就是学习困难呢?”“我家孩子为啥总注意力不集中?”“我家孩子为啥总不分场合地大声吼叫?”
  如果你家孩子经常出现以上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常说的“多动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名誉主任王玉凤教授介绍,ADHD是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ADHD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的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持续到成年期。所以,儿童精神科学者普遍认为,ADHD是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ADHD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消失,相反,ADHD还会共病其他行为、心境等障碍!
  不服从、易激惹、反社会 “ADHD患儿长大后,即使部分患者的症状缓解,但总体上,他们患上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王玉凤教授解释,对立违抗障碍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不服从、对抗、消极抵抗、易激惹或挑衅等令人厌烦的行为特征。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性的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行为。
  易患抑郁、焦虑 “虽然具体的共病率报道并不一致,但大多数研究都发现ADHD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这提示ADHD患者确实易出现抑郁障碍”,王玉凤教授谈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ADHD患儿因为常遭受挫折,也容易出现焦虑障碍。”
  学习困难、阅读水平差、从事工作的专业技术性不强 王玉凤教授介绍,他们在学习期间出现学习困难、阅读水平差以及留级、休学、退学的比例更高,比一般学生需要更多额外辅导;成年后,他们从事工作的专业技术性也不强,社会经济地位低于同年龄人群。此外,他们大多社交困难、与父母的关系较僵、易出现物质依赖、犯罪行为。  一量表筛查ADHD
  按儿童近6个月出现的程度对以下问题做评定。奇数为注意缺陷的9项目,相加为注意缺陷分量表分;偶数为多动/冲动的9项目,相加为多动/冲动分量表分。总分≤18或平均分≤1,基本不考虑问题;若平均分≥1.5,建议及时就诊专业医生。
  无(0分)
  有时(1分)
  经常(2分)
  总是(3分)   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容易粗心
  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在学习、做事或游戏活动时,难以保持注意力
  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离开座位
  与他说话时,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在不该动的场合过分地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
  不能按照指示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任务
  不能安静地玩耍或参加课外活动
  难以安排好任务或活动
  一刻不停地活动,好像有机器在驱动
  逃避、讨厌或勉强参加那些需要保持精神集中的事情
  说话过多
  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
  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在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打断别人说话或干扰他人活动  相关阅读
  ADHD常发生在孩子什么年龄?
  答:ADHD的症状基本在学龄期前出现,但在9岁时最为突出。
  出现哪些症状能评断是ADHD?
  答:患儿常常首先就诊于儿科或儿童保健科、神经内科,当发现以下问题时,首诊医生应考虑ADHD的评估。
  学龄前儿童过分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常惹祸;要求必须满足、不能等待,好发脾气等。
  学龄儿童不安静、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伙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不佳;对抗、不服从等。
  青少年自己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厌学;经常与父母争吵、与老师争执,蔑视权威;与同学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不良;做事不考虑后果,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经常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等。
  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出现ADHD患儿?
  答: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由于遗传因素的作用,如家长患有ADHD,其子代更有可能患有ADHD。
  此外,儿童的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起示范和强化作用,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包括这几个方面:
  家庭关系严重不和睦 ADHD患儿父母比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更多的婚姻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容易导致冲突,缺乏亲密、轻松、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儿童生活在父母经常吵架、相互谩骂、攻击、讽刺、挖苦,甚至分居、离婚的环境中,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恐惧、不安和矛盾的状态,容易出现神经兴奋性异常、功能紊乱难自控,进而出现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行为问题或加重症状。
  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 父母常粗暴打骂儿童、干涉儿童的活动,极大程度地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儿童在这种教育方式的直接影响下,精神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唯恐触怒父母。长此以往,儿童就会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一旦条件适宜,将毫无自控力地发泄心理能量,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等行为问题。
  放任型教育方式下,儿童虽可自由发展、不受约束,但由于儿童缺乏适当的关心爱护和适宜的管教,加之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均较差,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可能成为引发ADHD的因素。
  父母社会经济阶层低 父母经济阶层低(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职业、经济收入)是ADHD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ADHD怎么治疗?能根治吗?
  答:ADHD需长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父母培训、家庭心理治疗、学校系统干预、行为治疗、健康教育等。其中,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可达70%左右。不过,若长期服药需同时监控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合理用药、安全有效非常重要。 摘编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王玉凤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