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卫生事业70年
9月17日,由健康时报主办,京东健康集团支持的“共建健康新时代,共享健康新生活——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举办。
成就篇
三大健康水平指标进步明显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从建国初期的35岁提升到2018年的77岁;婴幼儿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00‰左右下降到了现在的6.1‰;孕妇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10万分之1500下降到了10万分之18.3。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用来衡量各个国家健康水平大家公认的三个指标。
这70年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成就还有很多可观的数据。中国医疗机构的数量从1950年的约0.9万个到2018年的99.7万个;中国药典数据收录药品总数从1953年的531种到2015年的5608种,还建立起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柳叶刀对中国的评价是:医疗质量和可及性系数全球进步幅度最大。
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大亮点是全民健康观念的变化。从“救死扶伤”到“维护健康”,从“被动治病”到“主动防病”,体现了医学理念的重大进步。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如今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70年来,我国健康传播形成了专业化、分众化、精准化的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推动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提升到2018年的17.06%,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经验篇
卫生健康成就围绕“人”展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我国70年医药卫生领域的成就无一不是围绕“人”展开,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最终目的也是人的健康。
成功经验归结有四点:一是共产党的领导,从“中共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时期就提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二是把握医疗卫生的规律,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三是制度创新,把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四是全民动员,在70年代时,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赤脚医生制度”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全民动员保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办医。
医疗保障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以非常低的成本为农村居民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极大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的可及性;第二,改革开放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95%以上的公民能被至少一项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第三,十八大之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2016年,“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实现了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上的一体化。
责任篇
把健康当做新兴产业去做
国家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王宏广:健康既是一个事业,也是一个产业。我们做了那么多改革,不仅是为了增加3年预期寿命,更是培育16万亿元健康产业,支撑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和国家的兴旺。第一,我们要引领新科技革命,下一个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生物技术,健康医疗是重点中的重点。现在,老百姓不知道挂什么科,找什么好医生,看病糊涂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突出问题。要怎么做呢?一个是切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第二是预防为主。目前我们的预防工作和中西医结合做得还不到位,这都是新时期健康工作的重点。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新科技革命。
互联网+医疗不断突破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现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非常迅速,让医疗服务越发触手可及、更加贴心和便捷。京东健康希望通过“京东模式”打通一条连接大众与医疗健康优质产品、服务的“健康美好生活”之路。京东健康还携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同开发了人工智能药学知识图谱,将通过AI能力为各方提供高效便捷的合理用药干预审核和处方智能辅助决策等服务。未来,京东健康将以用户和患者为核心,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发挥科技优势,不断助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健康时报记者乔靖芳、林敬、梁缘、刘玫妍、范洪岩、李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