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成药
为何常有朱砂?
健康时报记者 孙 欢
朱砂作为中药具有镇静、安神和杀菌等功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含朱砂的成方制剂达70种,其中儿科中成药有28种。但是朱砂中含汞,为什么儿科药物里常有朱砂?
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金锐表示,从中医理论角度看,儿童疾病容易出现“夹惊”的特点,比如小儿发烧容易出现惊厥、惊风,这就要求小儿疾病的治疗需要用到镇惊作用的药物,而朱砂就是常用的镇惊安神的中药。
尽管中药有安神作用的药物还有很多,例如羚羊角、牛黄、天麻等。但是朱砂作为一个矿物药,从传统理论来看,重镇安神的作用是比较好的,其他植物药和动物药可能不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并没有被完全取代。
但朱砂确实有一定的毒性,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朱砂,可以导致汞在体内蓄积,造成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并可能损害人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因此对于含有朱砂的儿科中成药,不能擅自给孩子服用,更不能常服久服。
金锐表示,传统入药的朱砂是经过“水飞”这种特殊炮制方法处理的,是极细粉的状态,容易控制剂量。同时,朱砂中的汞,主要是以不溶于水、难以被人体吸收的硫化汞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少量游离汞和可溶性汞。但是,不合理的炮制方法、极端的酸环境或高温燃烧状态,就会产生毒性较强的游离汞或可溶性汞,一般的常温环境不会。只有在高温状态下,才有可能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服用含朱砂药物时,不能吃盐、不能吃海苔、紫菜等含碘食物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含碘的药物需要注意。不过,朱砂在人体内的形态、吸收代谢特点等仍存在很多未知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一般含汞药物成人单日用量为0.1g~0.5g,不超量长期服用,可以保证安全性。金锐提示,含有朱砂的儿科中成药多为治疗小儿惊风惊厥的中成药,例如一捻金、小儿珠黄散、小儿珍珠镇惊丸、珠珀保婴散、小儿至宝丸等,都属于治疗急性病或急症的用药,家长要谨遵医嘱,控制好量,不要擅自给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