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10日> 总第1633期 > 17 > 新闻内容
防治肠癌有新招了
健康时报记者 董 蕊 张 赫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0日  查看次数:  
  防治肠癌有新招了
健康时报记者  董 蕊  张 赫
手术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
NOSES手术让肠癌治疗无伤口
2010年就开始做经阴道直肠肿瘤切除术了。“肿瘤经阴道取出,会不会对患者以后的生活有影响?”“既然能阴道取肿瘤,为什么不能通过肛门呢?”面对疑问,王锡山团队立即商议经肛门结直肠肿瘤取标本手术的可能性并最终制订出手术方案。这也是世界第一例经肛门肠癌切除术。后来有了更多的案例与术式,品类丰富,走向美、意、俄、韩等17个国家的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经自然腔道切除肿瘤少创伤、少疼痛、少肠瘘恢复快。NOSES手术最大程度地利用人体自身构造,将是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最大趋势。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机器人专委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许剑民:
机器人让肠癌手术更精准高效
低位直肠癌约占我国直肠癌的70%~75%,占据我国肠癌类型的最大“山头”。由于肿瘤位置偏低、骨盆狭窄,开放或者腹腔镜手术难以提供清晰手术视野。这时就适合机器人手术:机械手臂可520度旋转,高清3D镜头能提供放大15倍的立体图像,充分显露神经和血管;哪怕是在非常狭小的空间,机械手也可以做缝合、加固吻合器甚至关闭盆底,这是腹腔镜手术难以做到的。
50%的肠癌患者会出现肝转移,机器人手术在肠癌肝转移以及肺转移病例中充分发挥优势:可肠肝同切,同时利用自然腔道取标本,创伤小恢复快。
放疗&药物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放射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医师金晶:
术前放疗明显增加保肛率
很多人发现自己患了肿瘤,第一反应就是到处问“哪里可以马上手术?!”但最好的治疗可能不是手术。有些肿瘤,马上手术可能让患者生存期打折扣。对于局部分期较晚的直肠癌,目前的标准治疗共识是先术前放化疗缩小肿瘤,再手术切除,术后则根据肿瘤降期的情况,给予处理。这样可避免局部复发,减少患者不必要化疗的比例,降低毒性。除此之外,术前放疗对于缩小肿瘤、增加保肛率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目前术前放疗+术前化疗、延迟等待、观察肿瘤的方案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最有前景的直肠癌治疗方式之一。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内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云鹏:
靶向药让晚期患者生存率超25%
在中国,2/3的肠癌患者发现就是晚期,这种患者必须要接受药物治疗。
对于纯晚期、复发转移患者,只有药物才能延长他的生存期。历史上,晚期患者不治疗的话,生存期在6~8个月,化疗药物可以让这样的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再后来达到两年;现在靶向药物的出现,晚期肠癌患者生存期能够达到近3年,有一部分患者甚至超过5年,5年生存率超过25%。
最近肠癌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可以选择的药物变多了。确实,这两年又多了好几个种类的肠癌药。让患者在临床的治疗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生活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
“红烧鱼”增加我国肠癌发病率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中国人到美国后肠癌的发生率会增高。为了证明油炸动物脂肪蛋白质食品与大肠癌的发病是否有关,美国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油炸鸡食品;而中国相对来说没有对应的油炸食物,所以用红烧鱼做研究,发现经常吃红烧鱼的人,比少吃或几乎不吃红烧鱼的人,大肠癌的发病率要高。油炸(即高温处理)的动物蛋白和脂肪,会产生一种名为“杂环胺类”的致癌物质,与肠癌发病紧密相关。眼下我国肠癌的发病在以每年4%的增长速度发展。尤其大城市,发病率非常高。这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西方化有很大关系。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器官功能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
患者需要能上卫生间的幸福
哈佛大学医学院Atul Gawande教授有句名言:“等你年龄大了就会明白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是自己能上卫生间”。保护好肛门功能对于肠癌患者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对于肠癌患者,活下去并能够保留良好的功能,才是真正意义的恢复健康。最早认为直肠癌手术只有损伤性功能才能达到根治切齿。现在,随着功能外科的不断发展,对于外科医生来讲,单纯的手术切除已经远远不够了,功能重建才是现代外科学新的追求。医学界已经意识到器官功能保护对于患者的生存意义。现今肠癌患者的器官功能保护,已经成为肠癌治疗的共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