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10日> 总第1633期 > 02 > 新闻内容
乐观者更长寿!
北京育才学校退休高级教师 杨宝珍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0日  查看次数:  
  乐观者更长寿!
  北京育才学校退休高级教师 杨宝珍
  乐观的人更长寿,这个不是劝慰、不是鸡汤,而是事实!
  近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更有可能活得久,并实现超长寿命,可达85岁或以上。“乐观”是维持健康的指挥棒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T.H.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的研究参与者进行乐观程度评估,按照乐观程度分组比对,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直至去世的追踪回访,综合考虑锻炼水平、饮食、吸烟、饮酒等因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乐观组比不乐观组的寿命长约10%。
  研究通讯作者、哈佛大学T.H.Chan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和行为科学教授Lee Kum Sheung等人认为,乐观的人往往会有更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有可能进行更多的运动,不太可能会吸烟,这些因素都可以延长寿命。乐观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乐观是一种能延长人类寿命的社会心理资源,可帮人调动身边一切积极因素来维持健康。“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对健康社会心理学资源的科学认识,这些资源可以预防死亡风险并减缓衰老。”乐观的人更容易调节情绪和行为方向,更有效地从压力和困难中恢复。而且一个人若总保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会更容易从烦恼中解脱,心理压力能得到释放,身体内在的和谐程度更高。
  锻炼出自己的乐观
  很多人认为,乐观是天生的性格特征。然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著作《学习乐观》一书中提到:乐观与悲观是学习得来的。他认为乐观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积极性思考,也不是对自己说肯定的话,而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所用的“非负面思考”的方式。一个人是乐观还是悲观取决于他怎样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之事。
  人生漫漫,生活中难免有不愉快。有的人会因为小挫折而否定自己,有的人却能在失败中找到改进的方法继续努力。用什么方式、角度来解释事物,不同的解释形态,可能带给每个人不同的发展过程。遇到困难时,及时有意识地对悲观想法喊停。同时,尽可能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去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倾向,从更加积极乐观的视角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就是“非负面思考”的思维方式。
  演员韩雪在TED演讲中进行过一个“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的分享。她坦言:“固然我的钢琴弹得仍然不怎样,画作也不精美绝伦,更不是最胜利的制片人,但没有什么工作能阻拦我成为更好的本人。”在她的人生哲学中,“失望”意味着可以承受失败,而“积极”意味着尽最大尽力去做。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积极面对。保持行动,即使只是一点点成功的贡献也有助于增加自信,而自信反过来激励我们更努力,达到良性循环。”乐观的心态是可以这样锻炼出来的。
  也不要忽略盲目乐观
  盲目乐观不可取。就像一个人没了痛觉,反而会受到更大的伤害。美国注册心理师克里夫特·拉泽鲁斯认为,健康的乐观和盲目的乐观存在巨大差异,后者有着严重的危害。乐观就像生活中的盐,它能让生活更有滋味,但食物中若放了太多盐,不仅掩盖了本来滋味,也不利于健康。很多情况下,接受现实才能有助于防止沮丧的情绪蔓延。
  如何分辨盲目乐观和理性乐观?盲目乐观常见的问题是不切实际,不断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能成功,却忽略了客观现实,不会为目标作出太大的努力。而理性乐观主义者在事情不顺时,不会空谈世界多美好,乐观的同时兼顾客观事实,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计划,避免盲目乐观。
  拉泽鲁斯认为,人们需要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这很重要,因为接受现实才能有助于防止沮丧和抑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毫无根据的空洞的自我安慰“我很棒”、“我会变得更好”;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反驳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悲观想法,制止自己对消极的事件反复回忆和分析,以证据、其他可能性、暗示及用处为工具,帮自己找一些可改变的积极因素对抗原有悲观的想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