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纱布接近200元
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 实习记者 王艾冰
一个手部体表脓肿切除引流手术,手术费179元,而手术后用的“纱布”等材料183元。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李曼(化名)近日向健康时报记者反映了最近去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医院就医的困惑。
“前一段时间,手上长了一个倒刺,我就自己拔掉了,没想到拔掉后有一点化脓,在指尖处形成了一个脓包,我就去了医院,先挂了普外科,医生说有些感染,要去急诊科做一个引流术,在急诊科,医生在我手指的脓包处切了一个刀口,将脓引出来,随后用两块‘纱布’进行了包扎,这一次治疗花费560元。”李曼说,她看了一下费用清单,发现费用明细中有一栏“卫生材料费”显示183元。她不太懂卫生耗材费是什么,不明白为什么这“两块”纱布比手术费还贵,费用单显示,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才179元。
两天后,李曼按照医生要求来医院换药,护士给她换了一点药,简单的消了炎,在伤口处包扎了两块新的“纱布”。李曼去缴费时,又花了265元,其中“敷料费”显示119元。为治疗这个拔倒刺导致的手指小脓包,手术、换药加上输液等费用,李曼前后共花费了1600多元。
李曼说,“我在换药排队时,也问了问大家,好多人都是一样的情况,其中一个老大爷就是切菜时把小拇指切了一点,换药的费用也是200多元”。
根据李曼提供的医院就诊单,健康时报记者发现,医院给她使用的纱布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白纱布,而是“敷料(灭菌纱)和敷料(普纱)”,119元的卫生材料费包括敷料(灭菌纱)78元和敷料(普纱)1.2元以及一项换药(大)40元。
健康时报记者以患者的身份向李曼就诊的医院急诊科咨询,脓肿引流切除手术的敷料费用为什么这么贵,急诊科工作人员回应称,“78元的敷料已经是医院目前最便宜的敷料了,这个敷料不同于普通纱布,78元这个价位也符合我们医院物价规定的。”
至于为什么一个小手术要用到这种敷料,该工作人员说这个问题需要咨询当时的主治医生,主治医生一般都会依据伤口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敷料。
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创、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2016年12月《当代护士》上发表的文章《新型敷料与传统干纱布换药在外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中提到“在对外科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干预时,应用新型辅料换药方案的价值优于传统干纱布方案,对提高干预疗效,降低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均有积极作用。”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永红教授告诉记者,医用敷料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纱布,它包括纱布在内,但种类较多。随着现在医用材料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抗菌敷料、可吸收敷料等比较先进的材料。敷料是医用材料企业生产的,价格由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核定,医生一般不太清楚价格的制定情况。
肖永红教授认为,“手部是人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位,所以医生在选择包扎用料时也会比较谨慎,一般根据患者伤口的感染程度、具体的部位等来选用,如果部位比较重要或伴发感染,选择特殊的敷料是有必要的。如果患者对价格有疑问,可询问医保管理部门,医生可对选择类型进行解答,这种沟通有利于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健康时报记者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部向急诊外科医生咨询包扎脓肿引流切除术后伤口所用敷料的问题时,急诊外科医生也回复,脓肿引流一般来说用普通纱布也可以,但好的敷料更有助于伤口的愈合、避免感染等,至于价位也是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如果伤口有感染,用医用敷料是更好的选择。
健康时报记者也到北京市朝阳区某药房询问了是否有脓肿引流后包扎伤口用的医用敷料,药房工作人员拿出了药房全部的三种敷料,价格分别为3元、8元和12元,并告知这些敷料可用于“脓肿引流术后的伤口”。记者随机购买了其中一种敷料,其适用范围注明是:适用于外科手术中创面及切口的覆盖。
“我们医院所用的耗材都是按北京市医用耗材联动改革要求,0加价给患者使用的。”李曼就诊医院负责医疗器械采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这位负责人介绍:“医院所购买的材料和药房是不同的,我们对材料加工厂家、材料注册等情况的选择和审核更加严格,而且药房能买到的敷料一般是不含药物成分的,医院会购买一些含药物成分的敷料,以方便各科室医生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更合适的敷料。”
今年6月15日,北京市卫健委启动了“北京市医用耗材联动改革”其中明确提出了主要改革内容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其中的“一取消”,就是指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价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
不过,改革后医院给的这个医用耗材价格,患者感觉还是有些高,李曼一直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