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16日> 总第1617期 > 23 > 新闻内容
“粪便基因检测”引关注
李晓姗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6日  查看次数:  
“粪便基因检测”引关注
“粪便DNA检测对于临床可以根治的I/II期肠癌的检出率可达86.71%。”近日,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刘思德教授在“2018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上介绍。
目前,我国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是结肠镜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然而,刘思德教授介绍,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广州初筛大肠癌阳性率超过两成,明显高于肠癌实际的发病率。
    由于普通肠镜对大多数人来说感受上较痛苦、且术前程序较多,只有30%不到的初筛阳性者去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
粪便DNA检测这一技术引发业内关注。粪便DNA检测对于临床可以根治的I/II期肠癌的检出率可达86.71%。因为正常成人每天都会有上皮细胞脱落至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由于异常增殖,细胞与细胞间或者细胞基底膜的黏附性降低等因素,比正常上皮细胞更易脱落。
    因此,肠道肿瘤患者的粪便中会含有大量的从肠道肿瘤表面脱落的携带了肠癌病变信息的细胞和细胞成分,这些信息可以由特殊的检测手段来解读。 
刘思德教授表示,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将有望实现大肠癌风险人群筛查全覆盖,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李晓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