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16日> 总第1617期 > 08 > 新闻内容
发汗祛湿吃豆豉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卢传坚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6日  查看次数:  
发汗祛湿吃豆豉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卢传坚
有一位中医教授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年轻时跟着一位有名的老中医抄方,这位老中医话不多,开的方药味也很少,但疗效好。
有一次,来了个得了哮喘的小伙子,这个人原本非常健康,有一年夏天他走了很远的路,又热又累又渴,就对着水龙头喝了一肚子凉水,由此便得了喘病。老中医考虑了很久,就开了两味药——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包起来就像一小包茶叶那么轻。
    小伙子一看,说大夫我找您看病不容易啊,您就给我开了这七包“茶叶”,能行吗?老先生说:“试试吧!”小伙子无可奈何走了,下一次再来时老先生还是开了这两味药,从此便没见小伙子回来复诊。
    一年以后,跟诊的中医教授偶然遇上了这人,发现他的病已经好了,小伙子告诉医生,那个“茶叶”似的药方一开始吃似乎没效,然而坚持一段时间后胸闷烦躁都消失了,喘也好了。
在这个案例中,老中医用的其中一味药许多人都听过,它就是厨房中常见的豆豉。为什么豆豉能治好小伙子的哮喘呢?
简单来说,豆豉其实便是发酵后的黑豆,黑豆原本个头又大又重,“重者趋下”,治疗的方向以下行为主,在经过发酵后,豆子变得轻而疏松,而且气味也变得浓郁了,便有一定的上行发表之性。黑豆色黑入肾,“肾主水”,因此它本身即有一定的利湿功效,而经过发酵的豆豉依旧善于和“水”打交道,只是这种功能变成了“发汗”。尤其是汗出不畅而郁在胸中的情况,豆豉颇为合适。
案例中的那个小伙子,他喝下的凉水如果都能化为汗而外出,便不会郁于胸中而得病,因此医生才用上豆豉,帮他把原本就应该出透的汗再发一遍。平素烹调鱼类菜肴时,因生于水中的鱼多偏湿偏腥,厨师也喜欢加入豆豉,吃完后很开胃,这同样是取了豆豉透发水湿的特性。
如果有点小着凉时,如果厨房里刚好有葱白和豆豉,便会做上一碗汤,喝完后出点汗病便好了。这个方子记载在《肘后方》中,主要针对外感风寒、无汗且没有化热的情形下使用,主要就是发汗解表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喉咙红肿疼痛、痰黄黏、口干苦、烦躁、大便干等情形就不能服用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