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男人别太苛求
不计成本的完美是种内耗
坐飞机出行,很多人登机2小时、3小时前,就到达机场。考虑堵车,可能提前4小时就出发。但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你在机场待的时间太长了。”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维钢:完美,是个很贵的东西。生活中的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哪怕你已经做得很好,也不能确保不出错 。我们知道有个“80/20法则”,把一件事做到“差不多”比较容易,而如果想近乎完美,要付出的代价将会不成比例上升。没有漏洞的系统不见得是最好的系统。最好的系统应该在减小的损失已经比不上付出的成本的时候停止优化。如果你这个系统没有错误,那它的成本太高了。
如果你从未丢过东西,你在个人生活管理方面可能花费太多精力;如果你从没得罪过人,你可能活得太憋屈了;如果你从未被说过“不”,你就没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环境。有时一个不经意的试探,就可能带来很好的机会。如果你从未碰过壁,你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还不够,而那个墙壁留给你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公众号:罗辑思维
你没必要“正能量”爆棚
人们讨厌负能量满满的人,但也会嫌弃正能量爆棚的人。这些爆棚的人,给人的感觉是道德没有瑕疵、高谈阔论、爱教化他人。你在他们面前,会有不求上进的压力、自卑、沮丧。
CCTV心理访谈嘉宾梁朝晖:一个没有一点负能量的人,多是“伪正能量”。一个真正乐观的人不会一味拒绝负面情绪,而是当负面情绪来临时,能很好地处理。现实的乐观区别于盲目乐观在于:清楚当下困难,努力解决;解决不了的,等待时机,相信问题会得到解决;不会盲目冲动,受挫后继续蛮干;具有理性思维,客观认知,进而平和、客观接纳、评判一切;接纳而不是教化他人。
关注于自我成长,不聚焦于他人阻碍和瑕疵;接纳平凡和错误。努力知行合一,但会有纠结、有彷徨,也会有痛不欲生的冲击,这是生活真相,不顺之事十之八九。但他们会以最快速度处理情绪,以最快复原力疗伤,不会沉溺于情绪、不让伤口化脓。错了不懊恼,不在自责上耗能,继续回到正确路上就可以了。所有的修炼都在生活中。
婚姻中多提需求少提要求
“你必须如何如何才是爱我”……如果你总是希望伴侣满足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对方办不到就指责对方不是,那你们的爱就远离了最初的爱意、给予和包容。爱是提需求,而不是提要求。
需求和要求是两码事。要求是小孩行为,需求则是人性。一个成熟的人要知道,面对需求时不能预设立场,期待伴侣一定满足需求。我们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表达出需求,而以激烈方式来应对,如要求、命令、抱怨伴侣“你可不可以至少做一次……”“你从来没有抱过我……”
说出这些指责的话语时,我们的心中早已预设立场,认定会被拒绝,甚至潜意识中希望对方拒绝,如此一来便能印证自己的指责是有道理的。可换个方式表达出真实需要,如温柔询问对方“可以抱我一下吗?”“如果你愿意帮我做……我会好开心!”伴侣能说出或表达真正需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表达需求时,要让伴侣能自由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而非武断命令对方,否则伴侣就成了奴隶,这样会扼杀关系的发展。摘自《幸福的修炼》,[德]威尔菲斯·尼尔斯/文
苛求“100%健康”也是种病
临床工作中,医生常会接待不少特殊病人,他们特殊在常带着一大堆检查报告单,报告单结果要么是无异常,要么轻微异常,要么模棱两可,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法解释病人身上诸多的不适感。
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王德燧:按理说,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医生也告知无明确疾病,病人应高兴才对,可这些“特殊”的病人却陷入了更大的困惑。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是:身体要么健康,要么有病。虽然我的检查报果结果提示没有病,但是不是得了怪病或绝症,医生没检查出来?于是他们又会寻找下一家医院或下一位医生?结果,生活便由无休无止的就诊之路所代替,脑子里充满了各种疑惑与紧张、担心、害怕,家人也陷入痛苦之中。
其实,人的健康状况是由健康向疾病逐渐过渡的,就好比七彩颜色的光谱一样。健康与疾病是这种谱系的两端,而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其健康状况居于健康谱系带的中间位置,所以我们的健康体检报告结果常常会展现出这种状态——介于正常与异常之间,而非绝对的健康与疾病。
相关阅读:男人要学会给自己松绑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委会委员马健文:好爸爸、好老公、好儿子、好员工……压得男人喘不过气。似乎唯有兼顾,中年才有出路。事实上,这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真的兼顾或是平衡。
兼顾,意味着同一时间段要hold住所有角色、身份所赋予的任务和职责,艰难程度不亚于一个人同时拥有三头六臂、分身术或是“脚踩两只船”。兼顾的结果是最后哪一样都顾不到。《北京折叠》的作者、经济学家郝景芳曾说过,真正推动一个人向前走的,不是平衡,而是切换。
每一瞬都可能是不平衡的,但只要能转换,就能一直走下去。不同角色和身份,有着不同“活跃期”。工作时全力以赴,回家后全心全意陪伴家人。切换好,无论工作、家庭,都保持较纯粹的形态。分清主次,才能更好地面对不同角色与身份赋予你的任务。
切换过程中,学会沟通和表达非常重要,哪怕你有时做得不完美,通过沟通可以让家人明白你的处境,学会表达困惑苦恼,比独自硬抗要好。不要幻想自己能在所有角色中都能做到100%让对方满意,让所有人满意。人总是不完美。无论工作,还是家庭,切换自如,无愧于心,这就是中年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