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09日> 总第1615期 > 10 > 新闻内容
为健康老人祝寿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 郑荣来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9日  查看次数:  
为健康老人祝寿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  郑荣来
今年,我单位有4位同事85岁,他们是老俞、老马、老高和老董。他们和我是每早一起晨练、散步之友。我们多年前有个约定,要为年龄逢“五”逢“十”者过生日。不搞什么特别形式,只是一起吃一顿饭,大家出钱AA制。地点就在社内食堂“文贤居”。算起来已经聚过多次了,至今我们对此仍有兴趣。
日前,我们又一次张罗为寿星过生日活动。参加活动共10位老友,四位寿星安坐上位,六位贺寿者大都是80岁以上的高龄人(其中一位91岁)。
四位寿星都出生在1934年,这是一个世界很混乱的年份,好事坏事都有。这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北上参加抗日战争,预示着艰难和牺牲。这年3月,溥仪出任“满洲国”皇帝,开始出卖东北给日本,为侵略者开辟着地盘。这年8月,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元首,为他发动法西斯战争做准备,世界大战开始点亮了火光。四位刚出生的婴儿即将感到的,是混乱世界的不安宁。
度过了85年的历程,目睹了日本帝国的侵略,经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见证了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解放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成为资历深厚的长者。怀着钦敬的心情,我们愉快地参与了当天的活动。
85岁的高龄,属于罕见之龄。按2017年统计,中国人均寿命为74.83岁,世界人均寿命为71.4岁,中国在平均数以上。2018年上海男士平均80.26岁,北京男士平均80.18岁。我们四位老人的年龄,已远高于北京男士的平均年龄。我们为他们的高寿而高兴。今天,我们面对四位思维敏捷、气色良好的长者,真的很为他们骄傲。
四位寿星都是报社的老人,此前不论在哪个部门,都是积极工作,兢兢业业,诚恳待人,有口皆碑的长者。
老俞有很好的人缘,很多人都愿意跟他交往,与他交流谈心。他是离退休干部局党委委员,连任了好多年,口碑依然很好。很多人有事都乐于找他,有的人没事也愿意给他打电话聊天。他从来不厌其烦,并以此为乐。
最重要的是,四位老人都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锻炼,年高而不轻言放弃。老马虽然拄着拐杖,不管天冷天热,每天都坚持晨练,从不缺席。他还是垂钓高手,隔三岔五到近郊去钓鱼,尽享其中乐趣。老董总是骑着摩托车,每天都来打太极拳,还背着一个相机,经常为大家照相,自己出钱洗印,分发给大家。老高乐于过“候鸟”生活,冷天到海南,热天回北方,快乐享受人生。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无声地影响着他人。他们的积极心态,对他人都是一种鼓舞。
四位老人有四种活法,每种活法里又都蕴含着一种哲理。有一句劝世箴言,说“生命不只是为了存活,而是一连串愉快事件组成的链条”。此话有一点道理。这道理的核心,是劝告每位老人,每天都要告诉自己,日子要过得很阳光。想到要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不要拖到未来。他们都知道,未来是否属于自己,全靠自己把握。把当下过好才是上策。这四位老人的高明处,在于他们都看重当下,又不放弃当下。
孔圣人有话:“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们早已“从心所欲”了,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说话也都很自由,当然也“不逾矩”,只是此“矩”并非孔圣人所说的“周礼”。他们的“矩”,即言行的底线,也即爱党爱国爱民族。他们有自己的爱和恨。他们也骂腐败,对贪官污吏嫉恶如仇,但他们都坚守自己的底线。
我们当天的祝寿活动,简单而俭朴,没有送寿桃,没有吃长寿面,有的只是一种表达,表达一种庆贺的心情。
为老人祝寿,是优良传统,承传了许多年代。明年,我们还将为老者祝寿。

相关阅读
仪式感真的可以延年益寿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例如:生日,或是宗教节日等)与人寿命的关系了。因此,他们提出“周年反应”(anniversary reaction)假设。
什么是“周年反应”?所谓“周年反应”,是指在重要日子前,个体寿命会被暂时延长。等过完生日再死/等看见你结婚再死,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这里的死亡指的是自然死亡(包括慢性疾病),而非意外或突发急病等非正常死亡情况。
人们在生日前的死亡率降低不少,而生日后一周的死亡率则会提高。节日的重要性或者说人们对节日的期待程度,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生存意愿。
   “周年反应”效应在女性中也更为明显,在男性中效果则不那么显著。也就是说,一个人期待节日(仪式),这个“周年反应”即有效,就更可能活过这个节日;一个人对节日(仪式)没有期待,“周年反应”则影响不了他,寿命也就随心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