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4月26日> 总第1596期 > 14 > 新闻内容
人工髋关节仍以进口为主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
自2017年开始,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市场为最大子行业之一,其中关节类即人工髋关节、膝关节为主要市场,关节市场由于技术门槛高,制作工艺难,国内还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
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在材料选择中,“头” 和“臼”有三种匹配:金属的头对高分子聚乙烯(硬塑料)的臼;生物陶瓷的头对高分子聚乙烯的臼;生物陶瓷的头对生物陶瓷的臼。
国内外多采用高交联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钴铬合金制成的人工股骨头。
国内髋关节进口占多数
我国的人工关节事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60多年历史。2015年以来每年全国的手术量至少都在四五十万例。
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创伤造成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退变性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张洪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年轻人以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股骨头坏死居多,老年人则以骨关节炎和股骨颈骨折为主。
“目前进口人工髋关节仍占据着我国人工髋关节的巨大份额。”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戴雪松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而国产的人工髋关节绝大多数仍属模仿,缺乏创新。
“在一线城市还是以进口为主,”张洪教授说,不过现在因国家鼓励生产,国产髋关节生产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国产髋关节越来越多。
国内以往大多数假体都是用金属材料和普通聚乙烯做为摩擦界面,磨损速度偏快,20年假体生存率在80%左右。随着高交联聚乙烯和陶瓷材料的引入,假体的耐磨程度大大提高,使用年限也相对延长,张洪教授介绍。
髋关节生产技术门槛高
理想的骨科植入材料应当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弹性模量。同时,骨科植入材料需要有适宜的机械和理化性能,有足够的负载能力、耐磨损和耐腐蚀性。植入人工关节的负载能力及力学相容性主要与材料的总体性能和结构设计等因素有关。生物活性或相容性、耐磨损和耐腐蚀性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性能。
国家十二五规划等多项计划将人工关节相关研究作为重大专题进行立项。但国产的人工关节多数仍属模仿进口关节,缺乏对新材料研发。
国内产品大多采用普通的超高聚乙烯、钛合金等材料,依然停留于推广基础产品的阶段。相比而言,美国多家骨科植入物公司都对产品材料进行自主研发,将专利材料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以达到增加植入物表面耐磨损度、硬度,降低材料排异反应的效果。
戴雪松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患者众多,市场必然也大,造就了拥有大量临床经验的高水平医生。如果他们能结合本国国情,坚持创新和转化,也许今后国产髋关节在市场上能够脱颖而出。
由于生产技术难度大,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国产髋关节应用较少,在质量上稍微落后于国外,张洪说,髋关节生产在技术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鼓励国产研发,生产出更适合中国患者的髋关节。
骨科是高度依赖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专科,设计优良、生存率高的产品和良好的监控体系是保障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国内应鼓励并支持国产自主品牌发展,人工关节设计制造企业应注重研发的投入,掌握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①饶志涛等,美国人工膝关节假体召回诉讼事件分析及启示,中华骨科杂志,2019,39(3) :169-175
②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刘凯顺:人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53(6):167-168
③张先龙,王俏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现状与热点,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5,766(06):718-72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