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4月02日> 总第1590期 > 17 > 新闻内容
肿瘤过度治疗看这三点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朱 眉 住院医师 唐志敏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2日  查看次数:  

  随着发病率的升高,恶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医学研究日新月异,治疗肿瘤的新药物及靶向药物层出不穷,为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容易使医患走进过度治疗的误区。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涉及到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多方面。

  手术 很多人认为,手术切的越干净越好,不仅要切除整个肿瘤,就连肿瘤周围适当的正常组织以及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地方也要一并切除,达到“根治”的目的,甚至对于部分有肿瘤家族史的正常人,在检测到有肿瘤易感基因时,也会首先想到切除相应靶器官,“防范于未然”。很多时候,盲目的扩大手术范围,或者切除器官预防疾病,过度切除,可能出现血管、神经的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严重者会影响生活质量。

  放化疗  放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肿瘤最常用的方法,部分人想通过增加放化疗的剂量及次数来增加疗效,控制肿瘤,其实,对于不同的肿瘤,不同身高体重的人来说,放化疗的剂量和数量都是不一样的,盲目增加剂量或者延长周期不一定增加治疗效果,反而毒性反应会成倍增加。一项试验纳入了同时接受紫杉醇和卡铂化疗的46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采用高剂量(74Gy)和标准剂量(60Gy)放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结果提示大剂量放疗组并无生存益处,最终该研究提前中止了大剂量组的继续入组,并将60Gy作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推荐剂量。

  靶向治疗及其他  近年来,靶向药物的上市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都能通过靶向药物控制病情,如在肺癌领域,已经确认近10种驱动基因突变,在中国人群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率最高,约40%,也就是说,近6成的肿瘤患者对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是无效的,如果未经基因检测,盲目使用靶向药物,不仅不能杀死肿瘤,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毒副反应。

  此外,很多肿瘤患者一味地寻求新药、偏方、保健品等,盲目将各种偏方都往身上套,不仅与恢复健康相悖,更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

  目前,肿瘤治疗过程中“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可。因此,采取适度治疗,控制并减少肿瘤对生命的危害,力争使肿瘤细胞长期处于稳定期,使病情不再进展,将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