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3月29日> 总第1589期 > 19 > 新闻内容
晚期肝癌可尝试介入治疗
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9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直面医患误区,打破医患隔阂。”由健康时报全媒体平台打造的首档“密室类”医患真人秀《医聊密室》开播了!一间小屋、两张座椅,一席软帘将患者与专家分隔为两个独立私密的空间,帮助双方畅所欲言、平等表达。

  对话专家:颜志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患者代表:王先生,四十多岁,5年前因肝癌晚期来到中山医院求治。

  互动一听说晚期肝癌是不治之症?

  那我是不是没救了?

  王先生:我一向身体很好,最近老是肚子疼,才在家人陪伴下去看了病。一开始医生说我是消化道炎症,可配合医生的治疗打针吃药之后,仍然没有任何好转。结果,没想到自己才39岁就会和传说中的癌王——肝癌有关联。我知道晚期肝癌的治疗在全世界都很棘手,而我那时候就想活,其他啥也顾不了了。

  颜志平:患者是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当地医院告知生存期只有三个月,但我根据经验,感觉患者可能还有救。不过就算医疗指征符合也不一定能做,还要和家属谈一谈。

  我国是肝癌大国。很多患者开始没有症状,发现就是晚期。中山医院就接诊了很多这样的患者,而介入科在治疗晚期肝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肝癌不是老年人才得,临床很多中青年患者发现时就是晚期,像王先生这样肿瘤堵住门静脉,让身体条件变差的患者也很多。要重视体检和筛查,尽量早发现问题,别拖到晚期。

  互动二这个患者能不能救?

  用啥救?

  王先生:家里人带我来到了中山医院介入科。当时,我也不知道我的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查房的时候,颜主任对我说,希望还是蛮大的。我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但颜主任并没有马上开始定方案,反而又去找我家人聊了会儿。我实在搞不懂,我都病成这样了还不马上治,为什么还要和家属反复聊啊?

  颜志平:我们治疗的很多肿瘤患者,通常都是在各地治疗无效的晚期病人。我通常要看两个指征才能确定最后的方案。一是医疗适应证,根据病情决定;另一个是社会适应证,有时候病人的病情、求生欲望和家庭能承受的重负之间差异很大。

  医学不是万能的,可能花费巨大却疗效甚微,有时家属意见还不统一。这位患者很幸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介入技术和放射性粒子支架技术已经很成熟,经过努力压缩成本,价格可控,家属全力支持,因此我们为他定了合适的方案。

  颜志平:我们治疗的很多肿瘤患者,通常都是在各地治疗无效的晚期病人。我通常要看两个指征才能确定最后的方案。一是医疗适应证,根据病情决定;另一个是社会适应证,有时候病人的病情、求生欲望和家庭能承受的重负之间差异很大。

  医学不是万能的,可能花费巨大却疗效甚微,有时家属意见还不统一。这位患者很幸运,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介入技术和放射性粒子支架技术已经很成熟,经过努力压缩成本,价格可控,家属全力支持,因此我们为他定了合适的方案。介入手术完成后

  就万事大吉了?

  王先生:颜主任的团队太厉害了,他的方案是连续做4次介入治疗。第一次做完,肚子马上就不痛了!张雯医生做第四次时说找不到病灶了。颜主任说,这次可以作为巩固治疗,接下来只需定期随访。四次治疗没让我倾家荡产,现在5年多,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颜志平:我们进行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介入治疗加上放射性的125粒子条植入支架,对他的肿瘤效果显著,价格可控。实实在在消灭了肿瘤,且对肝脏损害有限。治疗后生存期超过了5年,在临床上相当于治愈了。

  但需要提醒,虽然症状缓解,但他还处于带瘤生存状态,衣食住行需要小心,一定要根据医生嘱咐定期随访。毕竟肿瘤并没有完全消除,还在身体中伺机而动。

 

  作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发源地之一,中山医院介入科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介入治疗探索。在此基础上,我率领团队探索了将具有放射性的125粒子条植入支架,率先开展“腔内近程放疗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门脉癌栓”工作,从而进一步延长支架的通畅期,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截至目前,中山医院共进行600多例治疗,患者中位存活期提高到9.3个月,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在研究技术的医学适应证的同时,我也在探索另一门“社会适应证”。治疗肿瘤不是单靠技术就能解决,也需要洞悉社会人情世故,帮助患者家属在治疗结果和费用中取一个平衡点,避免人财两空。在治疗疾病方面,医患双方始终是站在同一战壕的,而医生应该尽量争取更多主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