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3月19日> 总第1586期 > 02 > 新闻内容
别拿自己孩子跟别人比
健康时报记者 范洪岩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9日  查看次数:  

  有一种优秀,叫别人家的孩子。

  这应该是很多人熟悉的场景。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4%的受访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为什么我们总喜欢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呢?背后是期望和希冀,也是中国式父母的“谦虚和自贬”。

  我们习惯说“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孩子考了100分,为什么你只考了98?”“别人家孩子钢琴、舞蹈样样好,为什么你就不好好练?”……这样的对话几乎发生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每个人成长中也几乎会听到父母诉说着“别人家的孩子”各种优点。

  有网友讲述自己与“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姑姑家表哥与自己同岁,小学时每次自己语文考第一名,妈妈说“你表哥次次数学考第一,你数学怎么就不行呢”;中学时拿了作文比赛一等奖,妈妈说“你表哥航模比赛得了奖,你怎么就没有别的特长”。终于上了大学,和表哥敞开心扉,没想到表哥说出同样的话:你也是我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你的优秀光环下。

  父母以别人家的孩子举例,其实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好,是对孩子成长的希冀。读书时比成绩,毕业后比工作,而立之年比婚嫁,每一番比较,都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压力和负担。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分享留学给自己成长带来的变化时,首先提到的就是自信。幼时接受的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总是用失望、威胁、惩罚等负面刺激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做得不好、那个没有达到标准、谁会对你失望,来希望学生做得更好。而国外则是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他优秀的地方,给予足够的鼓励,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自信。

  比孩子,是中国式父母的不肯定

  “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反向激励的方法,或许能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进步,但长期如此,会让孩子自信心受挫,适当的肯定反而对孩子更有好处。

  国家游泳队队员傅园慧以“洪荒少女”的称号被大家所熟知,她骨子里的自信和快乐,很多人尤为欣赏。她在节目中谈到,从小爸爸就告诉她: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小时候在省队有人因为这个事情嘲笑她,她很认真地告诉别人:这是事实。傅园慧爸爸在微博上写道:“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父母最温暖的爱和支持,给了她强大的自信,所以不畏困难、不怕挑战。

  李开复讲述自己在国外求学的经历,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7,问谁能够换算出来,题目写完他就举手了:0.142857。因为他曾经背过。老师说:你是数学天才呀。老师的夸奖让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天才班后,发现自己不是数学天才,拿了班里最后一名。有趣的是,老师最后还是给了他A-。他很意外,老师解释,你虽然是最后一名,但还是很厉害,一定要给一个A-。他意识到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自信心并没有丢。有自信,就会相信自己有能力,愿意去做到更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传统教育从小便提醒人们不要骄傲,要谦虚,要以人为师,但总是一味表扬“别人家的孩子”,打击教育,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适当的肯定更有好处。

  请相信你的孩子是最好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沈奕裴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孩子之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的孩子活泼外向,演讲很厉害,有的孩子可能很内向,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家长总以自己孩子的弱点去比其他孩子的长处,就很容易让孩子焦虑,甚至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负担,渐渐失去自信。

  父母要学会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和别人比。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介绍,父母要正视一个现实,每个孩子的优势和成长节律差异很大,要尊重自己孩子生命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不处处和别人比,不拿孩子弱点和别人长处比较。

  学会客观评价孩子。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实事求是讲道理,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孩子努力做得很好的时候,也不应吝啬鼓励和肯定,“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不错,不过我相信你下次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话,比“你怎么没有谁谁分数高”“你怎么那么笨啊”等话,对孩子成长自信更有效。

  学会陪伴和拥抱。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拥抱是胜过一切的良药。伤病,你忍着不抱,怕他不够勇敢坚强;撒娇,你忍着不抱,怕他未来不独立。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爸妈的怀抱是港湾,即使是批评,也可以用一个拥抱结尾,给他足够的爱和勇气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