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9年02月08日> 总第1575期 > 22 > 新闻内容
春节,这样聊天才舒服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08日  查看次数:  

  与长辈聊天:

  以“情绪”碰“情绪”

  情境一:逢年过节或者家族聚会时,长辈们总是要上来问工资、问感情。我不想多说,但简单回应他们又不是很满意,我该如何跟长辈聊天呢?

  常见的做法:提供自己的信息。

  更好的做法:回应他们的情绪。

  长辈打听你的近况,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获得“信息”,而是希望你能回应他的“情绪”。没有理解这点,就容易觉得长辈问东问西很烦人,而长辈也没有获得他们希望的反馈,当然就不会满意了。

  所以,跟长辈聊天的秘诀,不是给信息,而是要在对话中“情绪碰情绪”。长辈问你有没有谈恋爱,他除了想知道你是不是单身,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是表示他把你放在心上,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而询问你的近况,就是他传达关心、传达热情的方式,他当然也期待你能回应他释出的情绪。

  这时候,你如果规规矩矩地报告:“最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谈恋爱。”长辈就会觉得他热脸贴冷屁股——他是想跟你聊天,又不是来面试你,你怎么能交代一下就完了呢?所以他会觉得是你不太会聊天、不懂人情世故。

  由于长辈没有收到你的情绪,他的期望没有被满足,所以为了逼出你的情绪,他往往会继续追问:“怎么还不着急啊?是不是眼光太高了啊!”你以为长辈都喜欢问东问西,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你没有适当地回应他们的情绪。

  相反,如果想让长辈满意,你应该带着相同的情绪“浓度”去回应长辈。长辈如果很热情,你就要以同样的热情去回复,长辈如果很殷切,那你就要以同样的殷切来回应长辈。这样一来,你就能跟长辈聊得开了。

  比如,你可以说:“三姑啊,幸好还有你惦记着我!人家现在还是单身呢!”或者:“唉,我也发愁啊!不过呢,与其找个人来管着我,还不如一个人过自在呢!”这里的关键,是不只要表现你的信息,更要表现你的情绪。你是不是单身,想不想脱单,需不需要对方给你介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此有什么感受”。

  这就是和上一辈交流的特点:聊天,聊的是感情,而不是事情,聊天的目的是要“情绪碰情绪”。然而,这一代人聊天很少表露内心,觉得情绪是自己的东西,只流露给少数亲密的人。会跟长辈产生摩擦,其实是你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密,没流露出情绪,才让长辈觉得你拒人于千里之外。

  与子女沟通:

  做孩子的“安全角”

  情境二:昨天孩子跟我说同学欺负他。我让他自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但这之后,孩子也不再找我聊学校的事了。我是不是不该责骂孩子?

  常见的说法:“我不是跟你说过要听老师的话吗?现在有苦头吃了吧?”

  更好的说法:“你这么说,我也难过。别担心,我们一起面对。”

  父母经常有个误区,就是希望借此机会教育孩子,让他们对一些平时听不进去的道理更加上心。可是这样一来,在孩子心里,父母就不再是“安全的依靠”,这对亲密关系的伤害是根本性的。

  要避免这样的家庭悲剧,父母在进行亲子沟通时就必须意识到,孩子感到委屈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成为他的“安全角”。

  人跟动物一样,在外头受伤了,就会本能地想躲起来,找一个让自己有安全感的角落,去安心地舔舐伤口。这个地方就是“安全角”。孩子心目中的安全角,最开始一定是父母,所以小孩但凡受了点委屈,第一反应就是去找爸妈倾诉,希望爸妈安慰他。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是安全角,然后才是管教者。小孩子期待的是安慰,等来的却是教鞭。因为他们误以为,趁着孩子受挫折、受打击的时候,来点严厉的教育,有利于小孩成长,但这其实大谬不然。在事情刚刚发生,孩子正沉浸在委屈情绪里的时候,父母能带给孩子的安全感,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父母应该要有一种自觉:当小孩遇到伤心事,跑来跟你诉苦的时候,就表示你是他的安全角。也许,小孩频频找你抱怨的,都是些芝麻小事,让人听得很不耐烦,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知道,小孩子第一时间向你求助,是一件非常温暖也非常可贵的事情。因为在这一刻,你是他心目中最安全、最信任的人。

  小孩抱怨学校有同学欺负他,你说“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太不像话了,我找他们去!”其实就是在表明一种“无条件的支持,但却不是无条件的袒护”的态度,当你们真的“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发现,“团结同学”正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时候你不需要通过指责和伤害感情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道理。在表示支持的前提下讲道理,对方才能听得进去,你也才能实现亲情和说理的双赢,这恰恰是“安全角”的意义所在。

  与朋友交谈:

  倾听重于接话

  情境三:我是个健谈的人,别人说什么我都能接得上话,可是经常有人说我喜欢抢话,我很委屈,他们为什么觉得我是在抢话呢?

  常见的说法:“你推荐的这家餐厅我知道!味道确实很好,我吃过他家的××……”

  更好的做法: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倾听和询问。

  我们在跟人聊天的时候,主动选择让对方有共鸣的话题,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对方跟我们聊到一个话题,目的并不是寻求共鸣,而是希望我们做他的听众。

  这个时候,如果你本着“问一答十”或者“知无不言”的态度,积极地分享你的所见所闻,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窃取对方的话题,破坏对方当主角的意图,成了一个“话题小偷”。

  同事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新发现:“我最近发现一家餐厅,甜点特别好吃!”你突然接口说:“对对对!那家我知道!我上礼拜才去吃过,我觉得柠檬蛋糕最好吃了!”表面上,你是接着他的话说下去的,可实际上你却喧宾夺主,偷偷将他的话题变成了你的话题。

  当然,你不一定是故意的。毕竟有些话题正好是你非常熟悉或很感兴趣的领域,你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分享。可越是这样,你越要先停下来确认对方到底是想让谁当主角。否则,对方提出一个话题,本想分享自己某个发现或是特别的经历,你却让他觉得他的体悟不值一提甚至班门弄斧,他便无法好好享受跟你的聊天了。

  要避免成为扫兴的“话题小偷”,你就得认真观察一下,对方是想询问还是想分享。如果对方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或用请教的语气提问,那他多半是在询问,话题的主角可以是你。

  但如果他眼里放光,兴奋地说:“你知道最好吃的甜品店是哪家吗?”那他这时的期待,就是分享他的经验。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关于甜品的话题,你准备好做我的听众了吗?”

  如果你正确解读了他的信号,那恰当的回应方式,不是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倾听和询问。你可以说:“是哪一家店啊?”或者说:“怎么?你有什么特别推荐的吗?”你提的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些问题来表示:我已经准备好做个听众。

  摘自《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邱晨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