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11月16日> 总第1554期 > 10 > 新闻内容
晚年要活出真我!
(苑广阔)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查看次数:  

  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生活不能自理,等着闺女伺候;刚会爬的小外孙没人带,等着姥姥帮忙……顾哪头呢?这是不少60岁左右“初老一族”内心的纠结。上有老,下有小,曾是中年人的难题,现在却成了这些“夹心老人”的困境。在本该释怀含饴弄孙的年龄,每天却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规划:自己的生活先管好

  “夹心老人”的出现和现代人寿命的延长有直接关系,在他们六十多岁的时候,八九十岁的父母仍需要照顾。同时,当子女生育二胎后,照顾二胎孙辈的重担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面对这种两难的处境,“夹心老人”更应该好好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心理接受能力,不要为过度的亲情责任感所累,让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陷入困境。老人自己要学会合理安排、规划好健康和生活,遛弯、下棋、体检、广场舞、同学聚会、老年大学、关注血糖血压……先把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规划好,才有可能帮衬到老父母和子女,甚至孙辈。否则,健康垮了,反而是在给这个家庭添乱,得不偿失。

  表达:该拒绝的就得拒绝

  老人们常被亲情、责任感负累,尽管心有不满,但口不能言,认为说出来,对上是“不孝”,对下是“无情”,代价是,自己被折腾得够呛,老年生活被“上下”承包,完全丧失了原本设想中的退休后的安逸。老人也该反思,自己的“大包大揽”是否是出于“不表达”。我们往往认为家庭中夫妻需要沟通,需求需要表达,但却严重忽视了亲子之间的沟通和表达。

  很多子女和父母在沟通时存在障碍,无条件地“越过边界”。此前有报道,子女让父母带孩子,始终不给老人带孩子的费用,老人一气之下将子女告到法院。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反映了子女的“边界”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和老人自己的诉求未被合理表达有关。老人不要忌惮跟子女交流对于自己晚年规划的安排,要将自己的难处摆出来,如果是子女有请求,彼此要协商,限定“工作量”、强度,说开来反而比自己默默承受要强得多。

  作为“夹心老人”的子女,也应体谅父母难处,不要凡事都依赖父母。就以照顾孩子为例,如果自己有条件,有能力,还是尽量不用麻烦父母,而是通过雇佣月嫂、保姆、家政工人等等来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主动参与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