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11月13日> 总第1553期 > 17 > 新闻内容
移植器官得了癌,移还是不移?
武汉钢铁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纪光伟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3日  查看次数:  
武汉钢铁公司第二职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纪光伟
在2018年4月6日《美国移植学杂志》上,欧洲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个罕见的病例,4名病人在移植了来自同一位捐献者的不同器官之后,均患上了乳腺癌,其中3人因此死亡。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由于长期的免疫抑制状态,使得接受过器官移植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平均升高3~4倍,而对于某些特异性肿瘤,如淋巴瘤、皮肤鳞癌、黑色素瘤及罕见的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等,相对风险则高达100倍。
理论上来说,器官移植后肿瘤的发病,是免疫学因素和非免疫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移植后肿瘤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异体抗原的长期刺激、病毒感染、环境因素、长期慢性疾病、基因都有关。
看到器官移植可以引发肿瘤,是不是应该放弃器官移植呢?
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风险效益比,由于器官移植是经过严格的医学检验的,大多数情况都安全,并且通过器官移植发生肿瘤的概率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器官移植,毕竟这是对一些终末期病人再生的希望。
如何才能减小器官移植中发生肿瘤的概率呢?首先应该加强对器官捐献者的筛查,尽可能地排除疾病;其次,免疫抑制最小化。大量研究证实,抗排斥药物的积累剂量同移植后肿瘤的发生相关。因此,尽可能将免疫抑制剂用量最小化,避免过度抑制免疫系统,可降低移植后恶性肿瘤的发生。
最后要控制病毒感染,有利于减少移植后肿瘤的发生。移植术后应该定期检查,检测人体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肿瘤应及时治疗。
摘编自科普中国微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