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正在休息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上班了吗?”电话那头朋友焦急地问道。
“没有,怎么了?有急事?”我能感觉到他肯定是有医疗上相关的问题想要咨询我。
“我儿子不小心摔到头了,磕了个大口子直流血,你们医院现在能看吗?”朋友焦急地问我。“嗯,去你家附近的医院就可以的,你离我们医院开车也要40多分钟啊,实在有点远,还是就近吧。”我有些不解。“哎,别提了,见面再说,我这就带孩子开车过去。”他匆忙挂断了电话。
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距离我这里大概要40分钟的车程。他家附近就有一家三级医院,为什么要跑回来找我呢?
因为关系特别好,我穿上衣服再次回到了我工作的急诊室。不一会,他抱着孩子也赶来了。“怎么弄的?”我问。
“自己玩磕了一下子,后脑勺有个口子。”毕竟是个大老爷们,尽管是随意地一说,但我能感觉到他很着急。
孩子三岁,睡着了,头上的伤口也做了初步包扎止血。我轻轻地拨开纱布,伤口大约3cm,伤到了皮下,是需要缝合处理的。“你家附近不就有好几个医院吗,怎么跑这么远来我这了呢?” 我用纱布压住伤口问道。
“哎,别提了,去了两家医院都说弄不了,最后让我去儿童医院,儿童医院太远了,急诊的人肯定特别多,我寻思着还不如回来找你呢。”朋友无奈地说,“对了,那边的医生说还需要拍个头的CT,你看用吗?”
“用!”我的回答很肯定。“正好孩子睡着了,我赶紧给你开个单子去照吧。”
在等片子的时候朋友跟我说:“我开始觉得孩子没什么大事,心想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简单处理一下就行了。谁知到了社区医院,大夫说孩子需要照头CT,让我们去大医院照片子,就简单地包扎了一下。我们抱着孩子去了区医院,区医院的大夫说孩子需要睡着了才能拍片子,而且孩子小,建议我们去儿童医院。说得挺吓人的,我也没听他再废话,一合计,还是回来找你放心踏实。”
我有些不解:“你怎么跟那边医生说的,按理说医生不该拒绝的,是不是你骂医生了?” 我直视着我这膀大腰圆的朋友,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他说的那样。
“骂我倒是没骂,那会我也着急,我就问医生:你弄得了不?能不能保证孩子不留疤?能不能不让孩子疼?”听了他的话,我恍然大悟。我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因为这样的事情也时常在我工作中出现。
片子出来了,头颅CT未见明显颅内损伤,我松了口气,下面就是需要为孩子缝合伤口了。对于孩子的外伤缝合是一件令所有医生都头疼的事情,并不是缝合的技术问题,而是孩子乱动不能配合。
“就一个要求,照我说的按住孩子,别让他动,这会儿就别心疼孩子了。”我对朋友说。“嗯,听你的,听你的。”朋友不住地点头。
缝合很顺利,5分钟就结束了战斗。缝合时孩子一直哇哇大哭,朋友和他妻子死死地按住孩子,我看到他妻子的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朋友的眼眶也是红红的。
“你真牛!这几下就缝合完了,比我们那边的医生强多了。”朋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一会打个免皮试的破伤风就可以回去了。另外,我得好好给你上一课”。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你刚说的不对,换成别的医生对于这样的小伤口也是很快就能缝合好的,但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打麻药时哪有不疼的?谁敢保证伤口缝合后不会留疤?你上去就提这样无理的要求,哪个医生敢答应?其实你这次的折腾都是怪你自己,社区医院建议你去上级医院拍个CT是对孩子负责,万一颅内有出血或损伤怎么办?你去了区医院,孩子没有睡着确实没法拍CT,而你又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医生只能建议你去最权威的儿童医院了。你再想想这件事赖谁?”
朋友看着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嗯,听你这么一说,这事还真是赖我,是我误会医生了,是我不对。”
“我是你的朋友,我说什么你都会听,做什么你都理解,给孩子缝合的时候孩子哇哇哭你也没有责怪我什么,但是我说的和做的与之前那两位医生有什么差别吗?为什么现在儿科医生不好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小不能配合,家长又心疼孩子不能理解医生和护士。”
朋友愈加感到不好意思:“嗯,没毛病,以后孩子再摔了,我就把医生护士当朋友,让他们安心给孩子看病。”
摘自微信公众号:医路向前巍子,巍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