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的暴发性心肌炎,一开始只是有点发热肚子疼
“小雨平时体质很好,我暑假里还带他去游泳、爬山,他都能欢蹦乱跳地完成运动量,怎么也想不到暑假过了没多久却会遭遇这样一场大抢救。”回忆起来,小雨爸爸还是觉得这场病来得太突然。
“周一(9月17日)学校老师反映,小雨说有点不舒服,肚子疼,还有轻微发热,但还是能坚持上完课。周二,我们把孩子接回家,在附近的医院当作肠胃炎看,吊了一点消炎药水。但这样治疗了两天,到了周四还是一点也没好转,发热没减轻,脸色变得更差,呕吐还加重了,这时我们才觉得有必要去更大一点的医院看看了,就带孩子来到了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
小雨跟着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周四(9月20日)晚上6点半到的常州市儿童医院,做了很多检查。
“先去的内科,没有确诊,医生建议到外科看看是不是阑尾炎发作,外科医生反复检查之后,觉得不像是阑尾炎,又让查了心电图和重新验血。”
“当时就是心里着急,想想怎么检查这么久还没搞明白是什么病,还要反复给孩子抽血检查,就不能一次给查清楚吗?”小雨爸爸心里不踏实,也因为不懂医学专业,不明白为啥这孩子的血得一次又一次的抽,孩子反复遭罪,病却还弄不明白。
“事后才知道,这个病确诊需要不断排查,每抽一次血也是在排除其他疾病,如果我当时因为心疼孩子被反复抽血而不同意继续检查,或者要求去输液室给孩子挂盐水消炎,孩子就给耽误了。”小雨爸爸如是说道。
多次抽血检查后,“验血报告回来了,结果显示小雨的心肌严重受损,初步可以诊断为心肌炎。医生看着床边心脏彩超告诉我:孩子左心收缩功能下降,心脏跳动乏力,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医生看到报告后表情很严肃,跟我说了这个病的危险性,也就是心脏随时可能会停跳。”小雨爸爸事后说起这一段过程还是有点紧张。
ECMO转运车从上海出发,孩子心脏却停止了跳动
9月21日上午,本来是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然而常州市儿童医院里的所有医护人员却仍然像往常一样紧张地忙碌着。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邹国锦正在给经过治疗后病情暂时稳定的小雨查房,可就在这个时候,小雨的病情却突然发生恶化。
“一开始查房的时候,他还跟我讲话呢,突然就心律失常了,出现心率紊乱、血压下降、室颤,随后出现抽搐、阿-斯综合征发作、心跳骤停。我们立即给他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邹国锦介绍,经过一系列的抢救,小雨的心跳恢复了,但心率始终不稳定,血压偏低。
“应该是暴发性心肌炎!”凭借多年工作经验,邹国锦判断这个孩子需要采用国际顶尖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来救治。
“暴发性心肌炎的起病急、发病凶、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如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邹国锦介绍,这种暴发性心肌炎的病人,他在发生了一次心跳骤停以后,如果后面再发生心跳骤停的话,复苏的成功率会明显下降。
“就在那个时候,脑子里面就产生了这个意识:这个病人可能需要上ECMO,得马上进行联系。”邹国锦立即联系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2018年9月21日中午12:30许,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生命支持专委会儿科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陆国平教授接到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的紧急求救电话,一位8岁男孩小雨疑因“暴发性心肌炎”住院,病情危重,反复严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危在旦夕,需要紧急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ECMO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顶级急救技术,主要用于危重心脏或呼吸功能严重衰竭病人的救治。
但跨地ECMO支持,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据陆国平介绍,此项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复杂,对监护要求高,需要专业的团队和娴熟的技术配合。
就小雨的病情而言,目前摆在陆国平和邹国锦两位教授面前的困难是:一般心肺复苏给予ECMO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而此时从上海赶到常州市儿童医院需要3小时,加上设备搬运和操作,起码需要5小时,这5个小时,小雨的生命能等得起吗?
两位主任在电话里紧张地讨论后一致决定,“小雨的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心脏及其他脏器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即使希望渺茫,但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还是要抛开习惯思维,必须一搏。”
“考虑该患者可能需要行ECMO,所以我们这边在给小雨做中心静脉置管的时候选择用了股静脉,特意把颈部的大血管预留下来。”
另一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副主任医师、ECMO专家闫钢风医生收到了陆国平主任的派遣, 14:20左右,闫钢风率领着上海的ECMO转运团队已经火速出发,120救护车在高速公路上向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飞驰而去。
然而,下午就在转运车刚从上海出发后不久,小雨的病情却突然急剧恶化,血压直线下降至无法测出,心跳呼吸停止!
下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