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10月26日> 总第1548期 > 02 > 新闻内容
国家气候中心:今年不会是“冷冬”!
健康时报记者王 真/整理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6日  查看次数:  

  又要降温了!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冷空气将携降温、大风、降水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一波接一波的降温,网上开始有“今年是冷冬”的传言,甚至出现“2018年是冷冬,且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更比一年冷”的说法。对此,国家气候中心回应:这种传言十分离谱和荒谬。

  国家气候中心每年10月下旬都会组织全国科研院所及业务单位的气候专家对冬季的气候形势进行科学的会商研判,发布官方预测。关于2018~2019年冬季气候趋势,国家气候中心近期初步预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情况下,北方最冷将在零下10℃~零下20℃,南方最冷将在0℃~零下10℃左右。国家气候中心是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发布的唯一官方部门,提醒大家不要听信网络上来源不明的说法。

  之所以很多人会相信“今年是冷冬”的传言,源于最近降温太突然,给人感觉“突然就冷了”的观感。事实上从气温上看,今年的气温跟往年其实相差不大。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显示,往年霜降前后,也就是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全国的平均气温为10℃~20℃。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这都是正常的气温变化。

  虽然冷冬的可能性不大,但冷空气来势汹汹,大家还是应该做好应对。气温、湿度的降低以及气压的升高,可能会引起抑郁、失眠头痛、关节痛、牙痛、溃疡症等病症,还会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首先做好保暖措施,该穿秋裤就穿秋裤,该添毛衣要添毛衣;其次,适当多补充富含维生素和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坚果、梨、柿子、香蕉、荸荠、百合、银耳、乳品、番茄等,缓解冬季干燥;最后,还要选择空气好的时候,多出门做做运动,增强抵抗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