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10月19日> 总第1546期 > 19 > 新闻内容
医疗器械创新要打好组合拳
梁缘、徐婷婷、步雯、赵萌萌、刘倩倩整理,李蔚海摄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9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9月29日,由健康时报社主办、上海逸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肿瘤微创科技研发与应用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

  我国的一些CT、核磁+腹器等国产医疗器械至今质量不过关。医院用品与其他物品不同,比如一个质量稍差的塑料盆,过了半年碎了没有关系,但如果是放在患者体内的假体,攸关性命。如果假体放在体内,过一段时间断掉,造成的伤害不可想象,对于医生、医院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医疗器械创新企业要多深入临床,发掘专家的临床需求和创新技术,帮助专家的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李简:

  微创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手术方式,常规的大开口手术,如胃癌、肠癌等最早使用的腔镜手术,要打3~4个孔,创伤很大,患者几天都无法下地走路。现在通过微创手术,只需2厘米小孔就可以。因此,微创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希望药械企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用于手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毛友生:

  临床工作30多年,包括微创的医疗器械基本上都是用国外的,到现在这个局面也没有本质改变。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必须建立全国性的医疗研发中心,同时发挥医生在研发中的作用。一些医疗器械,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最主要的是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流程,还要跟一线医务人员合作。企业研发人员可向临床医生咨询,通过不断改进和不断交流,产品质量才能提高,尽可能避免风险。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副主任宋河发: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占全球95%,外观设计占全球42%,商标占全球1/3,看数字很厉害,但我们的供给不是有效供给。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主要问题在于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质量总体不高,高价值专利不多。很多专利数据并不具有技术或者经济价值,一部分专利并不能引领创新,数量上改变并不能代表质量变化。中国要实现从专利数量向专利质量转化。

  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刘宏旭:

  重复、低质量、低水平的医疗器械生产浪费太多精力。就像是医生做手术,我们手术量是全球第一,但最后却拿不出数据。解决问题,关键是做好组织,一线临床医生会有原发创意,创意如何激发?形成产业化需3~5年,所以我们要建立联盟。通过国家进行顶层设计,把医生、科研团队、有责任心的企业集合在一起,以小博大、抱团取暖,相信能很快研发出一些中国自己的创新医疗器械。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

  医学装备产业发展备受关注,将用户(即医疗机构)和制造商(即生产企业)做一个结合,通过产学结合促进协调交流,推动产业发展,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和辅助推广的循环。加强医研企协同也非常重要,重要的是要发挥医生这个非常关键的生产力的作用,医生既了解患者需求,又熟悉医疗技术,也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枢纽。有很多医生也有技术发明专利,通过他们进行转化也是比较根本的创新。

  健康时报社总编辑孟宪励:

  微创介入治疗是肿瘤治疗发展方向之一。据统计,美国肿瘤微创外科手术在所有肿瘤外科手术中占比达82%,但在我国,肿瘤患者使用微创治疗的只有7%~10%。人们得病后不再是被动地由医生提供治疗方法,更多的人会主动去了解微创和外科手术的差异、治疗特色等信息,媒体要发挥公众教育和信息传播功能,开展医生、患者、媒体三位一体的患者教育活动,让公众了解微创、接受微创。

  让医学专家共享专利发明成果

  逸思医疗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聂红林:医学专家和产业的科学家、工程专家结合推出相应的产品,术式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普及。逸思智库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模式。

  作为一家创业到目前为止才刚刚6年多的国产医疗器械品牌,逸思医疗已成为国内在吻合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这有赖于在打造品牌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抓手——逸思智库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模式。

  医疗器械跟临床分不开。医生站在疾病治疗一线,借助各类器械开展疾病治疗,最易在对现有器械不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国产医疗器械产业要更好参与全球竞争,与临床良性互动与合作创新是最有效的一条路径。

  临床外科大夫、相关科研院所、医学期刊、自有的研发团队,共同组成了逸思智库。通过前沿研发团队与临床专家的反复研讨和沟通,把临床专家成千上万次外科手术中产生的创新火花,转化为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发展的需求。同时,逸思内部还汇集了材料、机械、声光电等各领域工程技术精英团队,通过创造性工作把临床专家创新火花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