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杨丽萍) 活动背景:9月8~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亚太流感控制联盟、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8世界流感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100年:防患于未然”。
不管是全球性的大流感还是季节性流感都给各国带来重大的损失。在2018世界流感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多预防专家分享了各自国家对流感的应对之策。
美国全民接种流感疫苗
据美国国家成人和流感免疫分会的联合主席和联合发起人Litjen Tan介绍,2009年H1N1的大流行促使了美国改变了接种政策。自2010年开始,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始推动全民接种,即所有≥6月龄且无禁忌证的人群每年都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美国流感疫苗的接种安排在秋季,推荐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一般9月开始。每到这时候,接种的宣传海报就会散落在各大公众场合。
美国全民接种政策出台后效果显著,根据Litjen Tan的介绍,美国从2016-2017年流感接种防止了530万的疾病,减少了260万人去看病和85000人住院。
英国全科医生主动联系接种
英国并没有倡导全民接种,而是建议65岁以上的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慢性病患者。他们会通过广播、小册子和宣传画等形式告知大家接种事宜。
根据George Kassianos医生的介绍,2018年英国65岁以上人口的接种率为72.4%,65岁以下的风险人群接种率为48.7%,妊娠妇女占47.1%,4-6岁儿童的接种率是62%。
为了推广疫苗接种,英国的疫苗接种率和全科医生的酬劳直接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苗的接种率。
中国流感监测网覆盖所有地市
2003年非典以后,中国在2005年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直报网络,网络的覆盖率达到了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100%的通过网络直报到中国疾控中心,信息报告的时间从原来的5~7天缩短到2~4个小时。而疾控中心的实验室72小时内可以检测到300余种病原体。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提到,在中国流感大流行一旦发生,就得确定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季节性流感一般按照常规传染病进行防控,感染人数显著增高时可构成相应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感染禽流感若是出现一例就会被定为一般或者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关阅读:
流感常规预防做到三管齐下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