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9月21日> 总第1541期 > 01 > 新闻内容
别让“亲子作业”成甜蜜负担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朱美朔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1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朱美朔)“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我快成手工达人了。”“孩子已经睡了,我和孩子他妈还在加班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亲子作业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不少幼儿园、小学的老师选择用“亲子作业”来加深孩子们传统文化教育,而这也让不少亲子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

  亲子作业,顾名思义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的家庭作业,有利于亲情交流,培养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这本是新课改的初衷,可随着时光的推移,个别老师打着“亲子作业”旗号,以评比为平台,逐步“绑架”了众家长,让这样的作业变了味、走了调。

  设置“亲子作业”本是好事,拿作品进行讲评也是对孩子负责,没成想到了一些孩子和家长那里,讲评变味成了成绩攀比,为帮孩子“出彩”,作业也变成了所谓的“花式虐家长”。这不得不说,是家长们曲解了亲子作业的本意。

  古希腊有位哲人说过,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血浓于水,亲子之情虽是与生俱来,但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大多把精力用在工作及不断学习中,亲子间的接触甚至没有工作伙伴多。近年来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从萌娃和星爸之间的关系上就可看出,他们是生疏的、小心翼翼的;而往往几期日夜相处的节目过后,父子之间的感情明显升温。

  还有一点也必须阐明:亲子作业的难题不排除家长之间“相互攀比”“不甘落后”的心理作怪。“拳拳爱子心,殷殷父母情”,不会有家长希望孩子因为作业没做好而不开心,因为没评上优秀放到展览里而难过。在竞争感充斥着每一天的现代社会,焦虑之下的好胜心也在逼迫家长们,每次都想把自己孩子的手工作业做到最完美。

  人生是一场风景不断变化的马拉松,家长们也应树立“享受过程、淡化结果”的观念,让孩子全力参与,不要怕难看、不要怕不成形,更无须和其他人比较。漫漫人生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有智慧的家长应能看到亲子作业背后的情感分量,更能明白完成作业不是目的和任务,它真正培养的是孩子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越俎代庖,必然会让这份作业失去了教育最初的意义。

  “亲子作业”存在的问题,需要的是理性对待、及时纠偏。当然,学校和老师也应适量适度地布置任务,还“亲子作业”儿童化、个性化的本质功能,更别把本该由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粗暴地抛给家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