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赵兰(化名)女士致电健康时报,诉说了自己在北京某医院看牙的困惑。
上个月,赵兰陪着年近70岁的老伴儿去医院拔牙,挂号单上显示的挂号顺序为“1”,但却等了一个半小时才看上病。此次看病一共花费的800多元里,有600元是用来验血,而且是在拔牙后验血,这项费用也让老两口很不解,赵女士说,这是第一次觉得看病真不便宜。
专家手术延时属正常
加号插队更延后就诊
“难道是挂号渠道不一样?但我一个个患者问,他们中间没有一号。”赵兰边说边想着原因,又把自己的设想推翻。
目前北京各大医院的挂号渠道,发现网站、微信、现场挂号、甚至某些APP都可以实现,但挂号系统联网号码顺延,据赵兰回忆,自己当天是午饭后到医院,挂下午号源第一个,但等待近一个半小时老伴才被叫进去看诊。
其实在北京的大型医院,特别是下午门诊,看病延迟属于正常现象,记者在走访某大型三甲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时发现,当天下午的某专家号3点都还在等着医生开始接诊。
询问报到处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医院普通号的开诊时间是下午2点,专家号是2点半才开始,但是很多专家只出半天门诊,上午一直在手术室,难免会因为疾病复杂情况影响手术进度,在门诊等待过程中,也会有语音播报,提醒门诊等待患者,某某专家正在手术,稍后开始看诊。
除此之外,有很多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等待加号,在被叫号患者交替的间隙拿就诊卡进办公室找医生加号,也延后了正常的就诊速度。
拔一颗牙花600验血
验血是必需步骤吗?
“拔牙怎么还抽血?而且是拔完才抽,没有治疗?”赵兰对老伴儿拔牙验血的事儿一直很疑惑。
对于70岁左右的老人而言,其实不仅仅拔牙需要验血,很多小检查、小手术之前都需要验血。对此,原陆军总医院牙科主任徐宏权表示,现在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液疾病、肿瘤、肝病等,这些患者在拔牙之前进行验血是非常必要的。
拔牙,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手术,但却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医生在拔牙前,除了详细询问病史以外,还会要求拔牙患者做一些检查:包括拍X片、验血等。在拔牙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出血,而有些患者不适合拔牙,所以在拔牙前验个血,是最简单、最直接、最重要的保护患者的方法之一。
“查血,就是一种可以看到很多关键信息的检查手段;有了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做出最符合患者利益的处理方案,而不是简单地一拔了之。”徐宏权还补充,如果血常规里发现贫血、凝血不好、血液肿瘤等问题,就需要考虑暂缓拔牙了。
除此之外,验血还可以查清一些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肝炎、梅毒等。对于得了这些病的很多患者来说,往往是难言之隐,单纯口头问一下病史,往往无法了解真实情况。万一尖锐的针头误扎到医生自己,就有被感染的风险。
此外,事先得到这些信息,也是对其他患者的一种保护。因为我国大多数口腔治疗的诊室,都是开放的。病员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尽管很小,但依然存在。
而这位患者最想了解的事后验血,徐宏权告诉记者,很可能是拔牙后发现伤口有异常,出血过多等情况,才让患者去复查确认,但是一般都是拔牙之前验血,如果以后患者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询问医生具体原因,考虑是否需要注意生活习惯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