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我原本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生病了?”也有人情绪失控后歇斯底里地质问:“我自己的身体我会不知道?怎么就被你们查出了绝症?”今天在抢救室里,又有一位患者认真地问我:“你说我怎么会突然就不行了呢?”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觉得有些不安,也总会内心感到一丝难过。让我不安的是,患者的病原本就在那里,无论来不来医院,无论看不看医生,它总是要发生;而让我难过的是,患者的世界突然天塌地陷,人生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很多年前,我在病房里遇见了一位中年男性。他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从外表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位病人。之所以住进医院,是因为在过去的半年里,他反复发生三次一过性意识丧失。按照他的话说:“我没有病,就是压力太大。正好这一次住院系统检查一次。”
但他真的没有病吗?如果没有病的话,又怎么可能在半年时间内反复一过性意识丧失?入院第三天,检查结果出来了:脑胶质瘤。这是一种罕见的,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生长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这种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但以四五十岁的男性多发。它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癫痫,也可能会有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及共济失调等表现。 查房的时候,主任委婉地告诉了他这个结果,也详细地告诉了他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听着主任的话,他若有所思,镇定自如。但在主任离开病房后,他却突然歇斯底里起来,他跳下了病床,一把抓住走在查房队伍最后的我,面部肌肉有些扭曲地问:“我怎么会突然得这个病?”刚参加工作的我当时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傻了,一时间四目相对,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直到许多年之后,我才深切体会到他的痛苦。那个时候,不仅是我被吓傻了,他也被吓傻了。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突然出现的病,没有量变,又怎么可能会出现质变?我们之所以会认为疾病是突然发生的,是因为我们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是因为我们从没有重视那些早已经出现的细微症状罢了。
患者的举动惊动了已经走出房间的主任,也引起了其他病人的围观。主任握住他的手,就像一个父辈那样鼓励他:“一切都会过去的,相信我们!”他怔怔地看着主任,我不知所措地看着他。对于这种弥漫性生长、多灶性的颅内肿瘤,虽然有很多办法处理,但却从来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我们能够缓解症状,有时却无法治愈疾病。虽然医者心中有诸多遗憾,但这却是无奈的现实。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他便开始出现了反复头痛头胀的症状。可惜的是,如同大多数在打拼途中顾不上自己的男人一样,他从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他用“熬夜压力大”和“神经衰弱”来自我解释了反复头痛头胀的原因,甚至用“没有时间”来当作自己前两次一过性意识丧失后没有来到医院诊治的理由。如果他能够早一点来到医院,或许便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最近有一则新闻,宁波一位女性10天前突然出现头痛,但她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头痛越来越厉害,才不得不去了医院,检查结果:肺癌脑转移。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少数。去年杭州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便是在一次旅游途中突发剧烈头痛,被送进了医院,结果也是如此:肺癌脑转移。
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让你觉得惊奇:头痛,怎么能够查出肺癌?但你不知道,在医院里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肺癌的发病机制有很多,比如空气污染、吸烟、电离辐射、遗传、基因突变等。它的早期典型症状主要有反复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反复发热等,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患者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患者症状并不典型。
有一天,我在急诊接诊了一位60岁女性,她是因为反复发热半个月,自服药物无效,不得已才在深夜来到急诊的。用她的话说:“没想到这一次感冒会这么严重。”感冒很常见,但因为感冒而反复半个月发热的情况却很少见。“不一定是感冒,还是检查检查吧?”我征求她的意见,因为我在肺部听诊的时候,听见了隐约可及的哮鸣音。也因为患者自己述说一个月内减肥成功,瘦了将近十公斤。
反复发热、消瘦、肺部异常,让人联想到肺癌的可能性。“做个肺部CT吧?”“医生,你觉得有必要吗?”“很有必要,不然我不会让你做。”最终,我不愿意看见的一幕发生了,胸部CT上提示着中央型肺癌的可能性。因为没有病理穿刺结果,CT报告只能如此描述。但从经验上来看,可能性极大。 第二天,这位患者来医院办理住院。刚退休没几年的她依旧不肯相信自己的肺里长了东西,还偷偷问我:“我一直都好好的,怎么突然能得这个病呢?”我真的很想说:别傻了,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突然出现的病呢?抛去更长时间的病史不谈,近期的发热和异常消瘦,难道不就是质变的结果吗?疾病早给了我们提示,生活早给了我们改变的机会,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抓住罢了。
我们极少重视自己的健康,更是缺乏医疗常识,直到后悔莫及之时,才会想起那些救命稻草。世界上从来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地患病,只不过是我们忽略了那些早已存在的细节罢了。据微信公众号“最后一支多巴胺”(last-dop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