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生从40岁开始,
取舍从大处着眼,
对于男人而言,
真正的人生
当从40岁才开始;
而对于女人而言,
40岁了,
则需轻装前进。割舍执着与贪恋,
放下包袱与负累,
轻身妙手,
迈步踏前。
女人四十:优雅点缀着妆容
女人四十一枝花。女人,真正的美丽不在于含笑的眼,细细的眉。舒婷有句话说得好“无论在她养尊处优的豆蔻年华抑或是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她都绽放着最淳朴最率真的笑容,一览无遗地袒露洁白无垢的心地,恬淡内敛的聪慧,以及宠辱不惊的阅世方寸。”
40岁女人通常是优雅的,岁月的流逝不仅仅是带走青春的年华,它往往给人洗去青春的懵懂,留下成熟的雅韵,即便40岁的女人在眉梢眼角仍然避免不了岁月的纹路,但是顾盼间的风姿却是青春少女所不具有的,所以40岁的女人不再是仅仅依靠美丽的外表武装自己,她更需要增加自己的内涵,将内在气质与外在结合起来,做一个有内在魅力女人。
人生到了40岁,也许昔日美丽的容颜早已被岁月的风霜所侵蚀,可是,当你放弃了自己,习惯了臃肿的外表,你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也在渐渐地远离。在气质上更加动人,保持好形象不仅有利于夫妻关系的融洽,更可以增强自信,对女人来说,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吗?
我们其实渴望自己是化不化妆都很美的女人。就是说,我们不能总是“一张不化妆的脸”,也不能总是“一张化着妆的脸”,那都太单调、太欠丰富。女性在化妆时的表情和心情是最好的,抹眼影涂口红的瞬间,眼睛和身心都会因为美丽的层层实现而大放光彩。落妆时则有卸下束缚的放松感和自由感带来的美丽。
有一位40岁的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一次,有人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最高境界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化妆师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出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差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
化妆师又继续说:“这不就像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让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地流露,不是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化妆对女人来说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要知道,肌肤是世界上最禁不起岁月考验的:25岁之前光鲜柔嫩无比,爽滑得犹如绸缎,“肤若凝脂”、“冰肌雪肤”,或许曾是往日最大的骄傲与资本,即使不如此,光滑有弹性的皮肤却也到处张显青春的美丽;30岁却开始暗淡了,犹如皎月蒙上了一层烟云,尽管皎月依旧,却没有了往日光芒;40岁以后就开始褪色了,犹如一块鲜艳的布,经过多次洗涮,已褪掉鲜亮,全无当日神采。道理虽是如此,但如果我们能精心呵护、细心保养,即使是饱经岁月磨砺的肌肤,依旧可以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女性的脸部要讲究护理。在这之前,护肤方法可能是延续以前的方法,以清水洗脸,简单涂抹润肤霜。要用正确的方法小心呵护肌肤,哪怕只是偷懒一周,可能会后悔几十年。 男人四十:
吹响事业总攻的冲锋号
40岁的男人正处在人生职业生涯的分水岭上,是进攻还是防守,已经成为40岁男人必须要做好的选择。事实上,40岁男人有许多年轻人不具备的优势:经验丰富、知识完善、智慧练达……只要勇于奋斗,下半生就会大有可为。
求稳,是40岁男人们的普遍心态。从中年这个特定年龄层次来看,由于他们的社会、环境、职业已经固定,又有了家庭,已经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中年人的惰性也在一天天增长,当机遇降临时,他们不是果断、及时地抓住不放,勇敢地进行新的选择、定位,而是犹豫、彷徨,反复权衡,优柔寡断。中年男人便在这犹豫矛盾中丧失了许多机遇,最后失去的不仅是机会,更是自己在生活中的动力,也逐渐失去了自身男性的魅力。
成功者求稳主要是缘于害怕失败,期望自己的事业永远处在巅峰,做个事业的完善者,而不敢再阔步前进、敢打敢冲,即使有所动,也谨小慎微,像小脚女人迈着小碎步走路一样。
至于失败者,屡败屡战,意志越挫越坚者固然有之,但更多的男人则因为年届不惑,十几年、二十年的奋斗屡屡遭挫,一事无成,要么就是心灰意冷,要么就是得过且过,消极处世。他们的求稳是安于现状或维持现状,即使对事业还抱有希望也是在坐等机遇,一副“愿者上钩”的样子。
当然,中年男人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也是造就了他们这种按部就班、求稳求平的心态和思想的原因之一,很多时间他们是被周围人影响了。
中年男人们大多缺乏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在剧烈变革的现实面前保持一种矜持、稳重的风度,一种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超然心态,一种“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姿态,他们想得多,行动得少,因而丧失了许多机遇。
许多男人在几十年攀登人生阶梯的过程中,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以求出人头地。可到了间歇处向上看,路途更艰险,于是便有许多人无法判定到底是该走还是该停。
“四十多年风尘岁月,事业始终在我心中”。这是许多中年男人表面上不讲心中暗想的心声。如同其他年龄段的男人一样,事业是中年男人最后一座堡垒,也是最后的依靠,唯一持久的追求。没有了事业的男人,就像找不到停靠港湾的小船,漫无目标地漂荡在人世的大海中,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其实,在事业上,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只有勇于进攻,才能守得住,守得牢,并且在稳中有升,稳中有进。事业是男人的天,男人定要把天做大。40岁男人,他的事业往往处在危机四伏的劲敌,他的前进路上也必然是暗礁丛生,乌云密布。
男人的40岁,越是成功,越会充满危机,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追求永恒也变得越来越艰难,每个人手中苦苦追求到的东西,在岁月的河流中,很快就会被冲刷得越来越少,以致最后荡然无存。
就拿现在来说,金钱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男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但金钱又总是像流水一样匆匆流来,又匆匆流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仅把金钱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志,未免狭隘。
40岁,对那些事业心强、渴望成功的男人来说,已成为鞭策和紧迫的信号。40岁,在人生的长河中已行走至半,中年的盛期,无论就年龄而言,还是在知识、经验、能力、精力方面,都应该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时期。
摘自《男人、女人四十取舍之道》,方州,孙郡锴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