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8月17日> 总第1531期 > 19 > 新闻内容
记者眼中的医生们
活动策划:健康时报网络部编辑吴茜茜、荆雪涛、杨丽萍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7日  查看次数:  

  “中国医师需要自己的节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及医疗界专家的全力推动下,2017年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健康时报网络部特邀本报记者、编辑讲述了在她们从业几年中遇到的那些感人的医患故事,与大家分享。

  客户端编辑齐钰 她是300个孩子的“凌妈妈”

  从前一直认为,医生和记者、演员一样,只是一个职业的代称,治病救人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直到遇见了凌锋教授。

  凌锋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首席专家,她发起的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下有一个孤儿学校的项目,源自于多年前她的一句口头承诺。当时,孤儿学校的校长不幸患病,来到凌锋教授所在的神经外科手术,上手术台前,院长对她说,如果我有个万一,麻烦她帮照看一下可怜的孩子们。凌锋教授为了让她安心就答应了,后来手术很成功,凌锋教授依然记着自己的承诺,收养了两个孤儿,后来,她和云南的这所孤儿学校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后来,成为了那里300多个孩子的“凌妈妈”。

  医院部编辑黄兰君 一个很小的细节瞬间温暖了我

  之前,因为带爸爸看病的就医体验非常不好,让我一度对医生的印象很差。但接触多后发现,误会在一瞬间,温暖也只需一瞬。

  我认识北大首钢医院顾晋院长很多年,之前的采访多在他的办公室、学术会议现场,开聊就是专业问题,但在今年春天,我在北大上了一场生命教育课,刚好当时他也在场,让我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顾院长。原计划3小时课程硬是被提问拖到了4个半小时,结束的时候想去问他一个问题,就看到顾院长半弯着腰,握着一位老奶奶的手,身体前倾听老人家说话,老人家断断续续说了大概20分钟,顾院长一直保持弯腰前倾着,握着老人家的手。一个很小的细节,瞬间温暖了我。'

  编辑部编辑李桂兰 六小时不出诊室不喝水

  我刚参加工作不到两个月,被安排跟诊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兰萍,跟诊半天。

  早上七点半,门诊如约开始。来这里的多是看了很多医院都没确诊的患者。眼见着拎着印有各个医院名字的检查袋的患者一一在门诊里落座又起身。大概11:30,许兰萍跟我说:“李记者,信息收集的差不多了,就先回去吧。”我想,一上午的门诊也就到十二点,于是轻松答道:“没事,再等会。”可这一等就是下午一点半。

  一上午六个小时的门诊,许主任为了能让更多患者就诊,没出诊室门,也没有喝水。这只是医生群体的一个缩影,许兰萍只是千万个医生中的一个,而这一天也只是她千百个工作日中的普通一天。

  编辑部编辑林敬 90岁国医大师早上班一小时

  “仁心仁术”是大医精诚的核心内涵所在,医德医风是每位医生的必修课。  还记得我曾经跟国医大师、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柴松岩出诊时,她的学生告诉我,柴老虽然已近经快九十岁了,但是仍然每周出半天门诊,而且八点上班七点到是她多年的习惯,她说她的号很贵,有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或者外地来的人挂不上号,想利用上班前这一段自己的时间为那些家庭条件确实困难的患者免费看病。

  唐代医家孙思邈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我想柴老就是这样,当之无愧的仁心大医!

  客户端编辑步雯 患者是活生生的人

  我采访过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副主任苗劲蔚教授,她讲述的一个“小蝴蝶”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6岁的女孩,卵巢里长了14厘米的畸胎瘤,必须要做手术切除。苗主任为她进行了微创手术治疗,非常成功,只在肚脐眼里有一个10毫米的切口,左右两侧腹部分别留下了5厘米的切口,基本看不见。但是苗主任特意叮嘱女孩的妈妈,女孩长大以后爱美,可能要穿比基尼、秀马甲线,可以在两侧伤口上分别纹一个小蝴蝶,就会非常漂亮。一个医生,不只为患者解除病痛,还为患者的长远幸福而考虑。这样的医生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好医生。

  编辑部编辑吕霖 医者的力量不止于手术技术

  北大人民泌尿外科的徐涛主任,手术科研一流,更是一位“笔杆子”。他曾为健康时报头版撰写过题为《93岁老人的向善之光》的评论,是一个关于遗体与器官捐献的话题。因为徐涛主任常做肾移植,对这方面很有感悟。

  其实,约稿时有些担心既要问诊又要忙手术的他,是否有时间写稿。但徐主任不仅连夜赶稿,且稿件质量很高,足以洞见徐主任平日的积淀。徐主任文章中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在这个生者和死者共有的世界,善意和成全是贯通彼此的桥梁,逝者已逝,体为生者用,或以重生,或学以进益,都是生命价值的延续和放大。”

  特稿部记者张赫 暴雨中奔跑了3.6公里

  接触了很多医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朱志军的朋友圈里看到的六张照片,照片里每个同事都是全身湿透、满脸都是汗水和雨水,后来了解到这一天是有一场异地肝移植手术要进行,当天赶上了晚高峰,北京下着暴雨,特别堵。

  在距离北京友谊医院还有3.6公里的时候,两名医生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暴雨里抱着准备移植肝脏的箱子跑了20多分钟,最后让患者在最高效的时间换上了最高质量的肝脏。以前,以为医生就是站在手术台上治病救人。但其实,除了手术台,他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一直都在默默地付出,做着你不知道的事儿。

  活动策划:健康时报网络部编辑吴茜茜、荆雪涛、杨丽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