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27日> 总第1525期 > 01 > 新闻内容
给青年医生更多的掌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南征吉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7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南征吉

  日前,第二届国家名医盛典(2018年度)在京举行,362名国内各学科领域杰出医生代表入选第二届国之名医系列榜单,展示国之名医群体形象。

  所谓名医,正如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代表、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所说,“技术精良和优异可以成为名医,但是医学是有温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命科学,要想成医学史上的大师,不仅要有技术,更重要的是不断修炼品德。”德艺双馨的名医,才能解除每年上千万慕名而来患者的痛苦。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望,我国需要培养更多的名医。但无论中外,学医决非易事,要成为名医更是难上加难。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名医犹如金字塔尖上的明珠,大医院的专家号仍然一号难求。培植医生成长的沃土,搭建名医发展的空间,是健康中国建设不容回避的现实考题。

  名医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今,青年医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成长“烦恼”:赢得患者信任。王陇德院士说:“每一位名医的身后,都传递着一颗安神定志的医者仁心,每一份荣誉的积累,都蕴藏着坚定的信仰和奉献。”

  悲天悯人的情怀,持之以恒的付出,医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展现。而临床实践却是医生的“短板”,因为不少患者的苛刻与挑剔,不愿给青年医生当“试验品”。缺乏对医生的宽容,缺乏上台的机会,制约了医生的成长;医生当名医越难,老百姓看病就越难。如此恶性循环,破解之道在于“放手”。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多点掌声与赞美,多点宽容和理解,放手青年医生上临床、干临床,才能当好生命的“保护神”。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离不开传帮带,不能光靠书本。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谈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恩师王忠诚院士“牢记病人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话让他永远铭记。可在不少医生看来,带教工作算不上重点工作,摆不上台面,甚至让年轻医生去收集资料、做实验,丢掉了迫切需要学习的临床基本功。然而,剥离开这些搞科研有如空中楼阁,地基不稳何谈临床创新。从医学生到医生,国家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打通了医生成长之路的“入口”。如今亦需完善相应制度,让更多青年医生健康成长,驶入名医的快车道。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对青年医生多一份赞美,多一份宽容,就是对生命的多一份呵护。让青年医生尽快挑起临床大梁,需要全社会来关心、爱护青年医生,让他们能够尽快成长,健康中国才能名医辈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