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17日> 总第1522期 > 01 > 新闻内容
“北京处方”治疗校园欺凌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7日  查看次数:  

  久治难愈的校园欺凌,有望好转。北京市各区按年初市教委发布的实施方案,至六月底前,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具体办法。“北京方案”里校园欺凌须“限时上报”,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

  教育部等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要求,学校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须完成调查;而此次公布的“北京方案”中,除对调查时间有要求,对事件及时上报也做出了严苛规定:如东城区要求各校在10分钟内向上级单位口头汇报,2小时内递交文字材料并随时汇报进展;海淀区除要求30分钟内口头上报外,情节较为严重的,还要求学校与属地派出所等对接。

  “限时上报”精确到分秒,确实考验相关体制机制。对“限时上报”点赞,有三个原因:第一,它突破了公共事件“黄金N小时”的危机公关法则,以分钟为限、以制度为律,守护秩序;第二,此举有助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形成治理合力,不拖延、不遮羞,防止“二次伤害”出现;第三,可第一时间帮受害者走出阴影、寻求权利救济的路径。

  时效上的雷霆姿态,本身对欺凌行为就是一种威慑。2017年5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小学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受欺凌的发生率为25.80%。校园欺凌也不只是中国式难题。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发布的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欺凌。

  共识正在达成,改变亦在发生。今年两会,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值得一说的是,2017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或有期徒刑十一个月。此案传递给公众的一个价值共识是:校园欺凌不能和稀泥处理,未成年人实施暴力伤害,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

  眼下,北京、河北、福建、山东、四川等地纷纷出台相关的治理方案,部分地区还公布了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举报联系电话,以更专业、更严密的制度牢笼防范校园欺凌的立体网络正在形成。

  这些“限时上报”的新政和加大责罚的利剑,终是在事后发力,校园欺凌的根源仍在于校园法治生态异化、学生维权能力孱弱。这些问题的解决,恐怕就要如“北京方案”提出的每学期三次“防欺凌”教育等细致工作来久久为功,把道德问题和法律责任讲清楚,让嬉戏玩闹和校园欺凌相区分,边界清楚了,责权明确了,“药到病除”才有可能。

  让校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地方,不仅要制度狠一点,更要教育细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