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13日> 总第1521期 > 23 > 新闻内容
提升中药质量靠智造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3日  查看次数:  

  新闻背景:在“智造中药高峰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和高校联合联合国内十余家中医药龙头企业,共同启动“中药智造十年行动计划”。“中药智造十年行动计划”瞄准行业发展突出问题,聚焦智慧制药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维度创新平台,通过人工智能、高新制造等多行业跨界整合,开展中药先进制药与信息化融合示范研究,建立中药数字制药、智能制药的示范化生产线、车间、工厂。

  “买中药,到中国去!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心愿,那就是中国生产的中药被全世界认可,外国人都到中国买中药,而不是像现在,中国游客到国外大包小包地采购国外的中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近日举办的“智造中药高峰论坛”上指出,中药走向国际的前提是世界需要中药,而智能制造是中药提升质量的翅膀,翅膀越硬飞得越高,飞得越远。

  国人对中医药优势缺乏不自信

  中医药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最宝贵财富,但国人对中医药的优势并不那么自信。“有媒体报道说,很多中国游客到亚洲其他国家去采买的第一榜单就是中药,对像我这样搞中药的人来说脸上无光。我们是中医药的发祥地,而老百姓却要去买国外的中药,深深刺痛我们。其实,80%~90%的国外中药都来自于中国,他们的设备不如我们的新,厂房不如我们的大,而做出来的药却比我们的好,值得去思考。”张伯礼院士说。

  还记得奥运会上“飞鱼王子”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印吗?他每天训练六七个小时,肌肉酸痛,试了一下拔火罐,发现效果非常好,后来坚持在用,还介绍给其他人用。另一个现象是,中国运动员身上没有火罐印。为什么呢?据张院士了解,其实我们运动员身上也有,但都不敢露出来,怕不好看。

  张伯礼院士说:“觉得不好看,实际上是不自信。像拔火罐这种中医古老、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得越来越少了,拔火罐太土、太简单,没有利润,往往被忽视、遗忘,甚至消亡。那医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非要是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才能进医院?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什么被看低或歧视?这需要医学界好好反思。”

  中药现代化研究有待深化

  事实上,不仅中医技术缺少了些自信,我国中药产业也不敢亮剑,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并不算顺坦。

  张伯礼院士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据他介绍,我国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多年来,中药工业总产值从不到300亿元增长到9000余亿元,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5万亿元。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药销售额过亿的品种有500多个,过10亿的51个,过5亿81个。

  “中药现代化产业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是用中医药原创思维、原创的经验,结合现代科技产生的原创成果,屠呦呦研究员将一把草变成一个宝,靠的就是科技。”张院士说。

  但是,他话锋一转:“虽然我们的中药产业规模、体量已有一定规模,但中医药现代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医药的优势和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药产业普遍存在生产工艺粗放、科技基础薄弱、质控水平低、质量有待升级等问题。大部分中药生产线还处于工业 2.0 水平,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生产,但真正达到工业 3.0 或 4.0 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还很少。”

  中药制造要插上“智慧”翅膀

  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落后的其实是技术。

  张伯礼院士介绍,要整体推动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就需要搭乘信息化、人工智能的快车,为中药插上“智慧”的翅膀。

  张院士以六味地黄丸举例,“以前只是将药材放在一起煎煮,进行提取和纯化,但不同批次有效成分含量及变化等缺乏研究和控制。现在我们希望能做到生产过程监测,优化生产工艺参数,保证有效成分稳定在可控范围,提高制造品质和药品质量。”

  与此同时,很多大企业也在中药智造的道路上积极实践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天士力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介绍说,在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的路上,中药国际化倒逼我国中药企业从中药制造的技术、装备、产业平台进行系统性创新。

  天士力高速滴丸车间以复方丹参滴丸为载体,自主开发高速微丸滴制设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微滴丸滴制设备,解决了传统滴丸剂丸型偏大、速度慢、需要液体冷媒的制约,将传统滴丸剂型改成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的微滴丸胶囊剂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