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5月15日> 总第1505期 > 23 > 新闻内容
心理学滋润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5日  查看次数:  

  大多数压力是心态作祟

  课程主题:压力的自我调节

  主讲专家:闫少校,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我家孩子在河北衡水中学上高中,虽然学习成绩位列全校前十,但他总觉得自己不是第一,经常莫名其妙地因为高血压而晕倒,回到家血压又会恢复正常,去医院检查也没身体方面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啊?”我在课后遇到这样一位咨询者,我告诉他,孩子就是学习压力太大,心态出了问题。

  我们的压力很多来源于周围环境,但更多源于心态。心态变了,很多事就不再是压力了。我们的压力通常来自三种心态:

  “永争第一”心态。上述例子中的孩子就是典型代表,这种心态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对于工作学习来讲可能是好事,但是会使我们方方面面都想要和别人比,处处都要争第一,所以容易陷入压力。永争第一的人其实在内心深处是自卑的,所以才会处处想要比别人强。对于这类人,我建议他们最重要的是先要学会尊重自己、接纳自己,同时尊重和欣赏别人。

  “应该”心态。很多人做事总是从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角度出发,用外界制定的规则严格约束自己。当一个人习惯用这种心态看问题,内心往往是压抑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矛盾,因而活得很累。对于这类人,解压方法是给自己实现“做想做的事”的机会,而不是总做“应该做的事”。一周中有五天时间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那么周末就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使自己感到生活的乐趣。

  对错观太强。生活中80%的事情可能都没有对错,但如果对错观太强,老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人际关系就会非常紧张。要想调整,首先少跟身边的人太较真,别老挑别人毛病,自己的压力和人际关系都会有所缓解。还有些压力确实是事情带来的,例如家人遭遇意外、婚姻危机等。这时,我会建议大家不要把事情拖着,当断则断,尽快把事情解决。一方面心态调好了,一方面把事情解决掉,压力就变小了。如果暂时解决不了,那么先学会接纳。

  有心理疾病不丢人

  课程主题: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主讲专家:王绍礼,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

  门诊中,有个患者花了多年时间辗转各大医院看心脏病,但一直没有确诊,最后转到心理科,这才发现他患的是和心梗症状(胸闷、气短等)有些类似的焦虑症。

  目前,精神疾病有两个诊治特点,一是未治率高,能真正进行精神疾病诊断、救治的患者很少;二是去专科医院、专科门诊找专科医生诊治的少。

  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得归咎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这种偏见导致病人和病人家属有“病耻感”,很多患者即使知道自己心理有了问题也不找专业医生进行就诊,这就导致了他们误诊率、误治率提高,规范诊治率降低,继而加重了心理疾病对他们的危害。所以说,学习精神心理学知识,减少病耻感,尤为重要。

  有了精神心理疾病没必要感到耻辱,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防可控的,公众意识提高了,歧视也就不存在了,那些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患者就会及时到精神心理专科就诊了。精神心理科不只是面向精神病患者的科室,那些有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心理障碍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就诊精神心理科,要知道,绝大多数心理疾病通过早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都是可获得临床治愈的。

  另外,当我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知识有了正确的认识后,不仅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些疾病,而且,最关键的是可以预防。通过学习心理知识,我们知道怎么和人相处,怎么认识社会,怎么应对压力,那么,在之后的人生中,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了压力、挫折的几率就会大大减低,即使遇到了挫折和压力,我们也懂得怎么去解决,精神心理疾病的诱发因素也将大大减低。

  睡得好人生才美好

  课题主题:如何睡得更好

  主讲专家:徐艺珊,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持美国加州临床心理学家执照,目前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睡眠科进修

  人一生里有1/3的时间都在睡觉。所以睡得好,几乎等同过好了1/3的人生。好的睡眠是一种财富,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对睡眠的兴趣开始于几年前,以前我不知道,睡眠也可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小时候爸爸打呼噜,我只觉得吵。后来我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睡眠科进修,知道呼吸暂停对身体伤害很大。睡眠科有很多心理学专家,而且美国医学会已将心理学疗法认定为治疗睡眠问题的一线疗法。

  上次回国做讲座,我发现国内很多人对睡眠的认识太浅。很多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关于睡眠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许多人有失眠问题,第一反应是找医生开药,其实失眠并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解决失眠问题并不难,我帮助过一个失眠近二十年的患者,因为身体疼痛,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每天在床上躺很长时间,非常痛苦。治疗前他特别怀疑,觉得心理疗法肯定没用。结果不到两个月的治疗后,他发现自己入睡特别快,而且不会再被痛醒,他说自己多少年都没这种感觉了。

  如何做睡眠的心理治疗呢?首先我想聊聊我们的认识。如果我们对睡眠的认识一开始就错了,那可能会从普通的睡眠问题转变为长期问题。前提是要了解自己是生物钟,很多人觉得,我们得睡够八小时,但这个是不准确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睡的时间也不一样。在美国,生物钟是一个特别个人化的东西,我们的睡眠越接近自己个性化的生物钟越好。

  何谓个性化的生物钟?

  在心理治疗中,我首先会用一些合适的问卷去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生物钟,比如几点会困?自然醒是什么时候?通过这些数据,去聆听他们身体的语言。我们只需尽量按自己的生物钟来睡觉,不必强逼着自己早睡或晚起。

  如果我们的自然生物钟和工作生物钟差距很大,就需要用各种方法去调整。比如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制订个性化的调理计划,有时我还会建议借助特定的灯光刺激去调整生物钟。

  当然,治疗睡眠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首先要找对心理咨询师,最好是找受过专业睡眠训练的,准确说叫睡眠咨询师。一般来说,如果失眠问题持续时间长,就该去看看睡眠咨询师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