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4月24日> 总第1500期 > 01 > 新闻内容
保健品行业,带病前行的巨人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4日  查看次数:  

  方兴未艾的中国保健品市场,当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眼下,鸿茅药酒的悬疑尚未解开,阿里郎海参肽的套路又被起底——包治百病、暴利分红,这两个“二合一”的诉求精准号脉了民众的健康刚需和逐利冲动,给善良的老人们撒下诱惑力爆棚的天罗地网。健康时报记者揭秘的这出闹剧,既是消费者之灾,亦是行业之悲、监管之叹。(详细报道见本期3版)

  在规模与数字上,中国保健品市场已成为“巨人”。日前发布的《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使其市场规模预计从2015年的约1200亿元发展至2020年的约1800亿元,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可在治理与秩序上,中国保健品市场却在“带病狂奔”。驰誉药磁鞋、哈慈五行针、三株口服液、脑白金等多家“神药”存在疑似广告违规、夸大功效等问题就不说了,仅在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老年保健品”事件就以社会影响力96.67分的高分位居热点之首。

  在洗脑式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更有贴心地来一袋“免费”鸡蛋、送一场“专家会诊”、搞一次“体检赠送”、喊一声“亲爹亲妈”……围猎老人的戏码相当到家,剩下的就是“割韭菜”了。在保健品乱象中,道德血液是奢侈品、行业操守是稀缺品。

  当然,职能部门在保健品市场勃兴中也并不是“甩手掌柜”。往大处说,有《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往小处说,2017年4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新成立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专管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规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标识的公告》,明确了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有关事项,乃至此后的机构改革等,皆有规范和整肃相关市场的布局和决心。

  遗憾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方面是市场发展过于迅猛,高速老龄化进程又推动了这种“刚需”;另一方面是行业野蛮生长,公共治理未能有效遏止乱象。“重审批、轻监管”的症结,仍有待进一步改革有序纾解。

  2018年博鳌论坛后,顶层设计发出“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慷慨之声。从供给侧来说,全民健康是系统工程,河清海晏的保健品市场亦能从中分到政策之羹。接下来,就看这个市场如何改变讳疾忌医的顽疾,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诚意,配合专项治理和常态法治的进程,做一个市场与质量上真正的“巨人”。而这第一步,就是保健品市场自己要先干净健康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