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4月02日> 总第1495期 > 08 > 新闻内容
春意撩人不恼人
健康时报记者董颖钰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2日  查看次数:  
  衣脖子、腰部、双脚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又易暴露在外,一旦受寒可能牵连全身,所以应该护好这三处挡春寒。

春季风邪最盛,且中医认为体内火邪常会沿着经络向上发展,所以春火最易烧“头面部”,多喝汤、水,按时作息是关键。

春季万物复苏,昼长夜短。早睡早起,可以顺应日出节奏,与大自然一起迎接阳光普照,吸收阳气,驱赶坏心情。

头为诸阳之会,梳头相当于对头部的按摩,可以改善头部的气血循环,所以多梳梳头对缓解春困有一定的作用。
受访专家:
赵进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炎蛋白尿、慢性肾衰尿毒症等;出诊时间:周一、三下午(国际部),周二上午、晚间(本部)
李洪娟,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擅长:使用内外合治,指导生活调养等方法治疗失眠多梦、头痛抑郁、脾胃不调等常见病;出诊时间:周三上午(东直门医院国际部)
春困犯困时别立马睡
春天伊始,和风送暖,
这时很多人会困乏无力,
提不起精神,懒洋洋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进喜:我们之所以会出现春困,是因为春天气温升高使得气血流动变快,周围血管舒张,血压随之降低,脑部供血相对减少所致。这个道理跟我们平时吃完饭后,胃部供血增加,脑部供血减少,就会想要睡觉是一样的。
有些人春季一犯困干脆就睡一觉,不一定可取。中医提倡起居要有规律,才能身心和谐。春天适当休息是必要的,但白天睡觉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打破人体生物钟。日常应该做到早卧早起,早晨可以起来散散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这样利于阳气生发,保护一天的精气神,对预防疾病有好处。
不过,春困也有“真假”。比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睡觉时打鼾很严重,大脑缺氧后造成的现象就与春困的表现很像。类似的,还有早期的脑梗、甲状腺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等,这些疾病也会让人感到疲倦。建议一年体检一次,40岁以上的人,建议做颈动脉彩超等。
糖尿病、高血压病人,春天最好再去医院做个血压、血糖的检测,看是否需要对药进行减量。因为春困容易引起血压、血糖波动,加上春季血压本来就有所降低,如果依然保持冬季用药的量,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春火辨证论治巧灭火
翠盈山野,草长莺飞,呼吸一口空气都感觉格外清新。
然而,在春天却有不少人出现了恼人的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眼睛红肿、脸上冒痘等症状,倍感不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洪娟:“春火”分肝火、心火、胃火、肺火、肾火等。不同部位,表现不同,用药也不同。
肝火表现为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可以喝点菊花茶,苦丁茶;心火表现为睡眠不佳,心烦意乱,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可以用莲子心泡茶饮;胃火表现为口渴口臭,大便干燥等,可以吃一点芹菜、苦瓜;肺火表现为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可将梨捣碎榨汁喝;肾火的人则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状,可以用枸杞子泡茶饮。不能一上火都吃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等。
要想预防上火,要做到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饮食有节,别吃辛辣食物。
春天肝火比较多,很容易出现嗓子痒,口苦,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肝郁化火的人建议吃一些味道偏酸的食物,可以柔和肝脏,减轻阴虚火旺的症状。
春天天气转暖,活动增加,平时饮水不足就容易上火。有些人体内有“肝郁”,所以春季也容易“化火”。
没有上火的人,一要注意情绪的调节,不要闷在家里,走出去看看花,听听鸟叫,心情就会愉悦。二要吃一些清爽的食物,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一些。
春愁多多出门不发愁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春天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但也却是忧虑多发的季节。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洪娟:从中医角度讲,肝脏负责人的“情志”。春季肝气阴虚,就会出现“春愁”的情绪。建议吃一些鼓舞阳气的药物或食物,如带有香辛气息的薄荷、姜、砂仁、大料等,甚至可以喝点小酒,都有助于提升阳气。体内阳气充足了,就会战胜肝气郁滞所带来的忧虑情绪。常到户外去也可以解春愁,如放风筝、散步、打太极拳、划船,都很不错。
还有一类春愁来自于过敏。打喷嚏,流鼻涕,起疙瘩、皮肤痒等症状让他们倍受折磨。除了要明确过敏原外,建议预防感冒,别吃虾蟹等“发物”和刺激食物。
春寒风寒感冒找葱白
微风轻摆,春寒未散,
这个时候最容易引发感冒,
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宝宝,
感冒更容易发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进喜:临床上许多感冒都以受寒为诱因,这类风寒感冒可以用生姜、葱白等发汗,或是服用止嗽散等方剂,很快便能痊愈。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得了风寒感冒却吃的是双黄连等凉性的药,或者喝了太多冷饮,结果就会出现顽固性的咳嗽,延绵一个月都不好。
为了避免春寒,年轻人和孩子也不能捂太多。年轻人本身阳气较盛,小孩自古被称为“春阳之体”,如果捂得太过,容易导致内热。一般来说内热时,上半身会有面红目赤、牙疼、口腔溃疡等症状。下半身会有尿频、大便干燥等情况,还可能伴随心烦失眠等反应。天热以后,羽绒、毛线类衣物更易“助火”。当然,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否则也容易造成内热。春季出门前可多备几件衣服,根据具体温度来增减衣物。当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易受凉还是要春捂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