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枣最初入药源自秦始皇:传说秦始皇外出游猎,在回京都途中,在一棵枣树下休息,这时御医端上了一碗“人参鹿茸大补汤”,秦始皇喝了一小口,感觉又苦又涩,不由心中火气上窜,举起药碗就要向御医头上泼去。这时,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掉下了一颗大枣不偏不倚正好掉在了药碗中。秦始皇见状一愣,心想,枣自天降,此乃天意。于是,他转怒为喜,开始用药。这时,他明显感觉药汤的味道大变,喝完药后,觉得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大有开始返老还童之感。御医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中。自此开始,每用补药,必定加枣。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活到101岁(公元581—682年),后人称他为“药王”。他能够长寿,除了他对养生延寿有特殊的理论和方法外,据说他经常服食大枣,孙思邈认为大枣“久服轻身,长年不饥,似神仙”。摘编自《家庭医生》邝枣园/文
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医科来要水点评:大枣的确是一味好药,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列有113个药方,其中有65个药方用上了大枣。
初春寒冷干燥,咳嗽最容易找上门来。如果是有咳嗽发病缓慢、病程较短、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等症状的慢性咳嗽就可以煮点大枣汤。
大枣3~5枚,百合15克,先将干百合用净水浸泡12~24小时,加入大枣一起煮到枣熟,每天2~3次,连汤带枣和百合一起吃。大枣味甘、性温,可养心补血、健脾生津。百合有止咳祛痰、镇静安神、滋阴润肺的作用,二味相配伍合吃,能润肺止咳,健脾益气,清余热,主治慢性咳嗽或阴虚咳嗽,很适合小孩子咳嗽不止者服用。
此外,红枣葱姜汤也是经典的祛寒食谱,特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缓解打喷嚏、流清鼻涕、怕风怕冷、手脚冰冷等症状,可在感冒当天或次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