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23日> 总第1492期 > 04 > 新闻内容
名人菜里故事多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3日  查看次数:  

  东坡肉、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

  孟婆汤、麻婆豆腐、宋嫂鱼羹、昭君鸭、贵妃鸡、西施舌、貂蝉豆腐

  这些菜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东坡肉

  故事:宋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副使,因黄州当地猪多肉贱,苏东坡想出一种吃肉的方法,戏作《炖肉歌》云“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也有记载,可以说东坡肉最早的发源地是湖北黄州。

  摘自不同地区“东坡肉”之比较[J].金晓阳.《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01)   国家特级烹饪师、营养师王志强:苏东坡是文学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以他名字命名的菜很多,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鱼等。黄州东坡肉使用的是带皮猪五花肉,这道肉菜的烹制精髓就在“慢着火,少着水”,色泽红亮,汤肉交融,肉质酥软而不腻。不过,对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食物热量超标的情况来说,五花肉的脂肪含量比较高,这种肉只适合偶尔解解馋,不宜经常吃。而且,很多厨师对东坡肉进行了改良,先焯水,再捞出炖煮,减少油脂,又或者加一些配菜,比如笋等,口感更丰富。  

        李鸿章杂碎

  故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到美访问宴请宾客时,菜品不够,就让厨师利用食材边角料做了一道十分抢眼的什锦“大菜”,李鸿章一个劲儿地用筷子指着菜说,“好吃,好吃!”在场的美国人都把李鸿章说的“好吃好吃”的发音和英国“杂碎”的“Hotch-potch”混淆了。于是,第二天的美国各个报纸都纷纷刊登,把一大盆中国厨师的“乱炖”冠以“李鸿章杂碎”之名。

  摘自李鸿章杂碎[J].王明军.《饮食科学》.2009(6)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医师梁倩芳:李鸿章杂碎和左宗棠鸡一样,也和人名没有关系,是一道地方特色菜。这道偶然产生的菜,从营养角度来说,正是对食物多样化的最好诠释。首先,不同食材带来不同的颜色,能刺激食欲。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的菜融合到一起,荤素搭配,口感和营养价值互补,更有利于食物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厨房里一些“边角料”食材不要扔掉,用它们做一道“李鸿章杂碎”也很好。  

        左宗棠鸡

  故事:左宗棠鸡的发明人据说是彭园餐厅的老板彭长贵。故事是这样的,某日,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的蒋经国下班甚晚,带随从到彭园餐厅用餐。当时高档食材都已用尽,只剩鸡腿。彭长贵将鸡腿去骨切块,又将辣椒去籽切段,先炸熟鸡块沥干,然后以辣椒、鸡块、酱油、醋、蒜末和姜末拌炒均匀,最后勾芡并淋麻油,即成一道新菜品。蒋经国食后甚感美味,询问菜名,彭长贵随机反应,借用左宗棠之名为这道菜命名,于是此菜就被称为“左宗棠鸡”。

  摘自十道名鸡肴喜迎新春到[J].杜建英.《烹调知识》.2017(4)   

        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营养师李文冬:油炸的鸡块更脆嫩,但我们更建议爆炒或蒸,口味上提倡清爽一点的,重调料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鲜味,如鸡肉可先焯水,然后再入锅爆炒,之后调味即可。口味上,尽量不要改良成酸甜口的,否则热量更高。如果个人喜欢炸,一定要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玉米胚芽油等),鸡肉也要拍粉或挂浆处理,保护原料本身的营养物质不流失,也避免高油摄入。  

        昭君鸭

  故事:相传王昭君出塞后,成长于楚地的她吃不惯塞外的食物。在昭君的授意下,厨师用粉条和油面筋相混合,再以煲鸭鲜汤来煮,由此便做成了一道王昭君爱吃的美味。此后,人们将此菜改进,仍以粉条、油面筋为主菜,加上肥鸭共同烹炒。还有“昭君皮子”,也就是凉皮,吃起来柔韧并有,口感极好,据传王昭君也对它情有独钟。

  摘自相约四大美人共品八道美味[J].呆子.《当代老年》.2015(8)   

        河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王恺:昭君鸭这道菜,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供能物质结合在了一起,再辅以青菜和菌菇类食材,用肉汤来煲菜,既让菜有了肉味,也能让汤更加鲜美。若是自己做,不建议用肥鸭,鸭皮下很多都是可见的黄色的油脂,可预先剥去,焯水时去掉浮油再做进一步烹制。喝汤时把瘦肉一起吃掉,而汤则应该悠着点喝。  

        宋嫂鱼羹

  故事:宋嫂鱼羹是浙江杭州地区传统名菜,从南宋流传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它的制作方法是用鳜鱼或鲈鱼蒸熟取肉捣碎,添加配料烩制的羹菜,因其形味均似烩蟹羹菜,又称“赛蟹羹”。据说菜名中的宋嫂其人真有,她原是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位民间女厨师,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汴京,因为嫁给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而被大家昵称为宋五嫂。

  摘自宋嫂鱼羹[J].李育霖.《东方药膳》.2016(5)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营养科续慧超:蒸着吃鱼,能最完整地保留住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配以冬菇、红椒丝、黄瓜丝、蛋黄,色泽鲜艳,让人一看就食指大动。而且宋嫂鱼羹先上锅蒸熟,再去皮剔骨,最大程度地方便了客人进食。其白嫩爽滑的鱼肉,浓厚鲜美的鱼汤,再加上这份为他人着想的心意,或许就是这道名菜流传至今的原因吧。  

        西施舌

  故事:据说当年唐明皇李隆基东游至崂山,命厨人烹以当地的上好海鲜供人馔食。于是厨师就用崂山前海产的一种海蛤,精细烹调制作出一款汤菜。唐明皇食后拍案叫绝,遂赐名为“西施舌”,又名“车蛤”、“沙蛤”,俗称“海蚌”。西施舌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为海味商品。从此以后,西施舌的身价与日俱增,成了历代的贡品。

  摘自四大美女与美味佳肴[J].熊庆荣.《四川烹饪》.2007(9)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王娟:西施舌其实就是一种蛤蜊科的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肉质脆嫩,肉鲜味美。在烹调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贝类食物的优势,比如将西施舌用来煮汤,色白鲜美;用来热炒,其味甜而不腻;将其连壳蒸煮,其香令人垂涎,历来被视为餐桌上的珍肴。不过,由于这种海鲜嘌呤含量比较高,痛风患者要注意。  

        貂蝉豆腐

  故事:貂蝉豆腐又名“汉宫藏娇”,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泥鳅钻豆腐,据传这菜名是清朝美食家袁枚想象而所馔。那滑溜的泥鳅喻为奸猾的董卓,貂蝉就是那嫩豆腐。热汤中先放上嫩豆腐,再放入泥鳅,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便钻入冷豆腐里去。用豆腐煮熟的泥鳅不仅其肉细腻柔嫩,入口有类似豆腐一样的爽滑感,既美又鲜。

  摘自“四大美女”名肴[J].袁秀芬.《烹调知识》.2013(7)   

        营养师李桂珍:泥鳅和豆腐都属于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材,因此,泥鳅钻豆腐是一道用来补充蛋白质的好菜。但是这种做法,由于是在泥鳅活着的时候就要放入热锅里,感觉有点残忍,不太建议大家做。而且,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菜品都可替代这道菜,比如这个很适合这个季节喝的鲫鱼豆腐汤,也可用来补充蛋白质,鲜嫩美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