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16日> 总第1490期 > 19 > 新闻内容
院士眼中的医学难题
综合编辑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6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2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2017年度科研工作会议暨陆道培学术报告厅启用仪式,

  同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百年华诞系列学术活动之生命科学大师讲坛开讲。

  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程书钧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分享了医学中科学的思考。

  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

  精准医学并不是钻牛角尖

  在医院诊室里,我最希望看到一位医学专家——医生,一位了解自身情况的专家——患者。两位专家在一起讨论病情,制订治疗方案,将会更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国家健康事业的发展战略是要实现“医学强国”,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目前我国疾病诊疗需求量大,重大疾病防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疾病诊疗方式有限,今天大部分疾病的诊断是基于组织器官病变,然而当发现某个组织器官病变时,很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

  精准医学依托于多种现代化手段,如基因测序、大数据等。精准医学是公众的需求,更是临床发展的需求,但精准医学并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基于个体情况的精准化治疗。未来医学的发展要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能仅靠病例的累积。未来的精准医学是基于前沿医学及生物学技术,包括大数据、基因组、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信息和生活方式,制订个性化的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程书钧:

  治的是生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

  肿瘤防治算得上生命医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哪怕是人们逐渐了解到肿瘤的出现是驱动基因发生了突变,但到了靶向治疗,但耐药性还是令人头疼的难题。我们也逐渐意识到治疗肿瘤的路很长,很多病人需要带瘤生存。最主要的是,医生该从治疗病人的肿瘤转变为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增强宿主因素治疗、肿瘤局部治疗、康复治疗、全程预防治疗等全方位治疗。

  我认为,以免疫为核心的增强宿主因素治疗将成为未来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战略领域。因此,增加人的免疫诉求该得到重视,虽然我们还不能消灭肿瘤,但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让肿瘤的发生延后,防治提前。肿瘤防治要向防治癌前疾病和早期癌战略转移,力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而这其中的关键环节正是“癌前阶段”。

  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大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生率,还能避免肥胖问题。肥胖不仅会加速衰老,促进许多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发生,还会促使包括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的发生。最主要的是,肥胖者还常常伴有轻度炎症状态,脂肪细胞会产生一些促炎性因子,而慢性炎症会促进肿瘤发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

  生殖如种地,种子和土地都要好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输卵管不孕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其次有排卵因素、子宫内膜因素等。男方因素也会占到20%左右。特别是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超过30岁,女性的卵巢功能呈现下降趋势,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都需要体外干预,甚至不孕症患者80%左右都不需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人工干预。

  比如做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时常用的碘油造影,B超下通液或者单纯通液或者做宫腔镜时同时通液,简单检查的同时有治疗的作用,使轻度的输卵管黏连通开,术后用一些中药调整抗炎和西药抗感染的治疗,如果轻度炎症的患者,30%~50%的患者在治疗三五个月可以自己怀孕,还是非常好的自然怀孕。

  我们经常把受孕的过程比喻成在地里种禾苗,种子和土地都同样重要。男性有弱精症,女方其它检查都正常,用人工授精简单的技术,每个周期的成功率可能在10%~20%,累计下来3~6个周期的成功率也有50%左右。曾遇到一个外地患者,受孕屡次失败,过年了都呆在医院不敢回家,但最后患者自己怀孕分娩了一对双胞胎,主要是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把卵取出来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再放到子宫腔里,解决了严重的输卵管功能障碍、输卵管不通、严重少弱精症。

  2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度科研工作会议暨陆道培学术报告厅启用仪式在京举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号召全院员工向陆道培院士学习,勤勉治学,追求卓越,为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2017年度,该院获得各类科研基金136项,资助金额超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