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8年03月16日> 总第1490期 > 01 > 新闻内容
“三点半后”的关爱还要再实惠些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6日  查看次数:  

  2018年的中国义务教育,要直面一个难题:减负之后,孩子去哪里?2月中旬,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通知,部署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长期以来,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三点半现象”:三点半之前,孩子在校学习,责任在学校;三点半之后,孩子在家生活,责任在家长。上班族绕不开这个时间差,只能把孩子塞进托管班等。可是,校外机构大清理,校内作业大减负,“三点半后”的孩子,谁来接手?

  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态说,将通过多种模式解决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给年轻父母更厚实的“红包”。事实上,很多地方亦在积极探索,比如南京的“弹性离校”、北京的“课后一小时”、上海的“校后服务”等。可从实际看,家长似乎并不买账。

  校内“三点半后服务”遭遇曲高和寡的境地,还真不是中国家长太矫情。第一,某些“三点半后服务”有点敷衍塞责。有家长反映说,“上一年的美术是涂色,这一年还是涂色,浪费时间。”不花心思、只玩形式,真以为“三点半后服务”就是看看孩子?家长用脚投票,不过是揭穿了“皇帝新衣”。

  第二,“三点半后服务”缺乏市场活力。数据显示,至2016年,中国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教育机构有1.95万所,此外还有培训机构在工商、劳动等行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的,总数约为20万家。公共财政提供的“三点半后服务”如果只有免费的吸引力,估计腰包鼓起来又不想娃娃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家长,迟早还是要回到更有竞争力的培训机构去。

  “弹性离校”也好、“课后一小时”也罢,还应在校内做文章。“三点半后”关爱,需在两个层面破题:

  一是校内服务既要重数量,亦要重质量。教师是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他们超额的付出如何体现、正常的休息如何补偿、额外的服务何以规范,都需要制度设计予以考量。二是可考虑给双职工家长“接孩子假”。耽误的工作,加班补上。政协工会界委员在两会上呼吁,要遏制过度加班现象。眼下来看,把过劳加班的权益兑现出一部分来接孩子,未尝不是个双赢的主意。

  “三点半后”的关爱,是家长的刚需,亦是公共治理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工作,公共服务在“三点半后”的作为,还可以再实惠些、踏实些。

 

上一篇 下一篇